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47223
大小:441.8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2-11
《公共课心理学课程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共课心理学课程纲要专题一心理的本质识记: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构成。(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名词解释)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上说,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体心理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差异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个体心理结构示意图群体共同的心理现象:如从众、模仿、暗示、舆论、感染、风气、风俗、时尚、传统、对比、
2、牢骚、气氛等社会心理个体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如社会需要、社会动机、社会知觉、态度、顺从、服从、威望、侵犯、暴行等理解: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二)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识记并理解:心理学的构成;心理的本质。同上专题二心理学流派识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标志:1879年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理解:心理学主要学派的观点。(选择题)识记并理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选择题)学派
3、名称主要人物基本观点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E.B.Titchener)意识经验是由感觉、表象和情感三种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构成的机能主义詹姆斯(WilliamJames)杜威(JohnDeway)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M.Wertheimer)考夫卡(K.Koffka)苛勒(W.Kohler)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华生(J.B.Waston)斯金纳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
4、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认知心理学奈瑟(U.Neisser)西蒙皮亚杰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A.Maslow)罗杰斯(C.Rogers)人是自主的理性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专题三感知觉识记:感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对比;联觉;知觉;社会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受性(sensitivity)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感受性一般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thre
5、shold)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差别感受性: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sensoryadaptation)。感觉对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指一种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感觉的心理现象。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社会知觉是在社会环境中对于有关个人或群体
6、特征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及自我知觉。理解:感觉的分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分类;社会知觉的偏差(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错觉。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它们作用的感觉器官的性质,可将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externalsensation)接受机体外的刺激,觉知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压觉、温度觉及痛觉)。内部感觉(internalsensation)接受机体内的刺激,觉知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
7、官的不同状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弱,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例关系。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与陌生人初次接触时给人留下的印象。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或以点概面效应。其含义是指对一个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会以此推论此人的其它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俊遮百丑”、等就是晕轮效应的典型表现。刻板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往往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对某一类人产生固定的看法,从而把个体简单地归入某一类人中去,这种现象称为刻板印象。近因效应
8、近因效应是指新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刻,对原有的印象起削弱作用。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它不同于幻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识记并理解:感觉的规律;知觉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如何根据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感觉的适应3、感觉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