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44847
大小:6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相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提到数学教学活动时,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之间个体差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2、”的方式不仅体现了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题地位,而且让学生的学习个性、气质特征等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一、尊重差异,彰显个性叶澜教授指出:差异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直面差异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在学习新知识点之前,不同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是不同的。有的学生了解一些方面,但有的学生可能是完全陌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应尊重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善待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发展平台。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于2008年9月12日在第四届高校名师奖颁奖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3、:“爱心就是热爱三尺讲台,关爱每一位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满腔热忱育人,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让每个学生成功。”刘延东同志的这段讲话,充分体现出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不分贵贱愚贤的至理名言和陶行知的“爱满天下”、不分优劣差异的教育思想。作为当代的教师,我们的教育行为应以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尊重差异,采取有效的对策。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气质、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态度、性格、思维
4、方式等等,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建立自信,树立良好的意志品质。二、优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冲动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一)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基础、不同经验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建构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1、提问分层。即对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使其“跳一跳能摘
5、到桃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序的兴趣。数学课上,程度好的学生会感到“吃不饱”,而学困生会感觉“吃不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对其进行知识经验的摸底;设置一些稍带难度的问题给中等生,让其在现有水平上得到更好的发展;设置一些思维性、综合性强的问题给学优生,激发其挑战自我的信心和兴趣。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2、作业分层。分层作业就是让每个学生有“我会做,我能做,我想做”的感受。在作业的数量和内容上通过梯度设置来体现分层,让存在差异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通
6、常将作业分成A、B、C三个等级。选择B作业是大多数的学生,题目难度适中。在完成B作业之后,优等生可以选作A作业,A作业注重课外的延伸,思维的锻炼和拓展。C作业,通常能基本完成,只求做对,不求做多。3、备课上多研究学生。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根据学情的需要来设定问题、教学容量、难度的高低,备课时充分考虑到给学生搭“成功阶梯”,强化学生直面学习、生活的态度,唤醒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矫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对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搭“成功阶梯”,将在教学
7、中给学生的发展以真实的支点,铺设一条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通往未来的路。再次,搭“成功阶梯”,强化了学生真实自我的操作,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沟通心灵,重视情感教育“教育最大的秘密就是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适应学生。”1、教师应善于运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使得原本看上去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人性化。教师在上课前不能把负面情绪带进课堂,要有良好的情绪状态、生动丰富热情的表情。在上新课之前,应带着目的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对于新课的知识基础水平和先知课程。对于部分学生出现新旧知识脱节现象,要
8、做好课前的补充准备,做好铺垫,为新课的学习扫清障碍。对学困生要给予特别关注,在课堂内外多余学困生进行心灵沟通,在情感上取得她们的信任和喜欢。了解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疑问或是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好心理疏通,让学困生发自内心的接受教师。2、优化评价机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的了解、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生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