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

ID:32538827

大小:105.3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_第1页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_第2页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_第3页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_第4页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毕桢莹)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    1、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5、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6、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

2、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就其语言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分类整理的实践。      一、导入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今天是几月几日?……      9月28日,很好!有谁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呢?……      今天是一个“圣人”的诞辰!说到圣人,我们想到的是谁呢?……      中国人说“圣人”,就肯定是说孔子!每年的今天,都会有很多人去到山东省曲阜市“朝圣”,今年已经是

3、孔子诞辰2556年了。今天我们还要上课,就不可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孔子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10课《<论语>十则》来纪念孔子诞辰2556年。继续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才是对孔子最好的纪念!      二、检查预习,积累文学常识      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强调识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

4、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板书〗      政治上:主张仁义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

5、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论语》的体式有三种。      〖板书〗      语录体(格言体)      《论语》的体式 对话体 叙事体      语录体(格言体),只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环境和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的1~9则都属于语录体;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他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课文第10则属于对话体;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结,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

6、《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而“五经”则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板书〗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反复诵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前先齐读课文前方框内的提示,标出“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词。      2、听课文录音,完成两项工作:       ⑴ 听清字词读音;       ⑵ 思考这十则《论语》分别属于课前提示的哪一类内容。      3、总结三个通假字:     

7、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      〖板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汝”,你;通“智”,聪明,智慧。        4、全班朗读,纠正字音,提示字义。      5、提问朗读。一个小组,每人读一则;再提问一男一女朗读。      6、全班跟录音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