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

ID:32522988

大小:1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0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_第1页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_第2页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_第3页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_第4页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初的“三监”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路懿菡《系年》简文云:“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子耿。成王屎伐商邑,杀子耿。”“子耿”又作“录子圣”,其同大保簋铭文所见的“录子(圣)”相印证。简文的出现,不但证实了“录子(圣)”即为传世文献中的王子禄父,同时亦为重新认识周初的“三监”提供了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历史资料。(一)传世文献中的“三监”考诸传世文献,“三监”之称最早见于《诗谱·邶鄘卫谱》孔颖达正义所引《尚书大传》,“武王杀纣,立武庚,继公子禄父。使管叔、蔡叔监禄父,禄父及三监叛。”此处记载先言“管叔、蔡叔监禄父”,

2、以管、蔡二叔为“监”,后却言“禄父及三监叛”,似在管、蔡二监之外尚有一监。学者认为“这种依违两可的模糊说法,说明汉初今文家对‘三监’一词的历史内涵并无清楚的认识。司马迁作《史记》没有采用‘三监’这个概念,恐怕与此不无关系。”杜勇:《<尚书>周初八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史记·周本纪》言:“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管蔡世家》言:“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卫康叔世家》则言:“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

3、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在司马迁的记述中,武王以管、蔡二叔“相”、“傅相”武庚以“治殷遗民”,并未言及管、蔡之外还有他人,更未出现“三监”之称,也未以“三监叛”来概括武庚与管、蔡二叔共同发动的叛乱。成书时间早于《史记》的《逸周书·作雒》言:“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殷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较之《史记》,《作雒》以管、蔡、霍三叔“俾监殷臣”,但仍未以“三监”指称三叔,而且言“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淩”,并未提及霍叔的下场。“管蔡之乱”见于《左

4、传·昭公元年》、《国语·--楚语上》、《孟子》等先秦文献,而关于“霍叔”的记载,却仅见于《商君书·刑赏》,“昔者周公旦杀管叔,流霍叔,曰犯禁者也。”可见《史记》、《淮南子》等西汉文献多言管、蔡、武庚共同叛周,不言霍叔之事,是有其史料依据的。而且各文献皆未出现“三监”之称,也未将管、蔡、武庚三人视为“三监”。如学者所言,西汉时期对于“三监”历史内涵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管叔、蔡叔、武庚三人也未以“三监”称之。东汉班固在其所著《汉书·地理志》中正式以武庚、管叔、蔡叔为“三监”: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

5、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叛。’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班固依据《书序》,以武庚、管叔、蔡叔为“三监”,并且认为周人克商后以“三监”三分原商畿为邶、鄘、卫三国,具体的则是封武庚于邶,封管叔于鄘,封蔡叔于卫。周公平乱后,并三国之地为康叔所封之“卫”,因此“邶、鄘、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班固以武庚为“三监”之一,同管、蔡二叔一样具有监管殷民之权。而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诗谱·邶鄘卫谱》中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邶、鄘、卫者,商纣畿内

6、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三监导武庚叛。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殷余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后世子孙稍并二国,混而名之。七世至顷侯,当周夷王时,卫国政衰,变风始作。故作者各有所伤,从其国本而异之,为《邶》、《鄘》、《卫》之诗焉。郑玄以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而且认为邶、鄘、卫为商纣畿内之地,“其封域在《禹贡》

7、冀州大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武王克商后封武庚于京师以为殷后,而置“三监”于邶、鄘、卫三地,“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成王平乱后,建邶、鄘、卫三国,康叔所封之“卫”为诸侯之长,其后世子孙兼并邶、鄘二国而“混而名之”--。根据郑玄的说法,邶、鄘、卫作为地名在武王克商前即已存在,武王克商后置“三监”于此,成王平乱后才建立邶、鄘、卫三诸侯国,康叔所封之“卫”最初只在“纣城”之东的范围。同班固的“三监”之说相比,郑玄不但不以武庚为“三监”之一,而且将邶、鄘、卫建国的时间定在成王平乱之后,并且明确了邶、鄘、卫三地的具体范围。虽然两人

8、的“三监”之说存在诸多分歧,但两人都是以周初的“三监”之设作为《邶》、《鄘》、《卫》“相与同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