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85707
大小:32.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8
《刺激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刺激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研究摘要:目前,我国应采取更加积极的税收政策,配合国债刺激投资和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并着手使生产型增值税转行消费型增值税;统一企业所得税制;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改革个人所得税法;开征遗产税和社会保险税;鼓励对外投资等方面改革。关键词:积极的税收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投资;鼓励出口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76-03一、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总供求关系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出现买方市场。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而总需求又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
2、调动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是发展经济的支柱。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但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出现普遍衰退迹象,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等,种种迹象表明,增加外需难度很大。因此,在尽量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同时,更积极地扩大内需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和抵消外部不利因素影响的根本所在。(二)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又一根本原因。表现在供求结构上,一般性商品的供给没有层次性,结构单一;收入的多层次化必然形成消费呈多层次,这种需求结构的多样性与供给结构的单一性矛盾,造成同档次商品供给总量
3、过剩和低档次商品恶性竞争,同时许多不同层次的需求又供给不足或要靠进口来满足。因此,要运用财税、金融、资金、技术等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我国出现总供给过剩,投资与消费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为此,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反周期调节。3年多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亮点。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纵观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几乎只靠以增发国债为主的扩大政府投资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而作为财政政策重要内容的税收政策并没发挥应有的
4、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当时,为解决临时困难,作为应急措施,采取单一的时滞短、见效快的增发国债为主的扩大政府投资支出的政策是合理的、及时的。一旦作为中长期政策实施,恐怕这种单一的调节方式难以维持长久。因此,积极的税收政策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与其他政策相配合,共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在此,积极的税收政策并不意味着大规模全面的减税政策,而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进行合理有增有减的调整,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一)调整税收政策,刺激投资增加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下,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社会总投资包括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近几年来,以国债为主的政府投资对
5、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有效,而非政府部门投资积极性还没真正启动。据统计,非政府部门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60%多,显然,经济增长的根本必须充分调动非政府部门投资积极性。因此,政府要完善投资环境,增加投资预期。可从下列几方面完善税收政策。1.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第一大税种,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而广泛。我国现行局部型、生产型增值税,是由当时历史条件决定的。既要保证财政收入,又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现在的社会经济情况已发生很大改变,需要扩大投资规模以刺激经济增长。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逐步完成增值税的转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并扩大征收范围,把建筑、安装、运输业纳入增值税征
6、收范围。尽快解决资本、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因固定资产购进及产品智力开发费不能抵扣进项税额而造成税收负担沉重问题。2.企业所得税。体现国民待遇原则,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目前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差异很大,实际税负不公。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适用名义税率相同,对由于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不同而使实际税负相差很大。外资企业可亨受“一免两减”、“两免三减”、“五免五减”、“再投资退税”及“预提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而内资企业则很少享有税收优惠政策。据调查,外资企业实际税负在15%以下,内资企业实际税负约23%。因此,首先要统一企业所得税;其次,扩大和规范税前列支项目
7、和范围;再次,规范减免税政策和方法。一是取消“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改进税收优惠的方法,从以直接优惠为主转向直接与间接优惠并重。国际通行的是实现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政策。这些都是税基式税收优惠政策,是对项目投产后的税金进行减免,保证投资者能较快的收回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刺激投资,尤其有利于高风险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投资。这样既使税收由事后调节转为事前调节,也体现政府鼓励投资并分担企业投资风险政策导向。从而在充分调动非政府部门投资积极性的同时,又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