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

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

ID:32428866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_第1页
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_第2页
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节氧气的制法(2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氧气的工业制法。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3.催化剂、催化作用。4.分解反应。二.重、难、疑点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2.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3.疑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2.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4.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二)整体感知按照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模式,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气的制法。氧气制取的演示实验是教材中

2、第一个完整的讨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制备典型代表物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研究氧气的收集方法,可以说不是很难的。本节内容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核心,穿插了—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建立,把描述实验部分与理论部分联系起来,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比较全面地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五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通过第3个问题,教会学生物质的检验方法

3、,即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叙述。[讨论]:如何鉴别四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教师活动]:讲评学生的叙述。[板书]:一.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是氧气。操作现象结论[提问]: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新课引入]:氧气有那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得的?[板书]: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教师活动]:讲述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特点:原料便宜、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等。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实验]:演示[实验1—6

4、]加热少量氯酸钾[观察]:氯酸钾沸腾前,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继续加热至沸腾后,才有少量氧气放出。[讨论]:该实验证明只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加热到什么程度才放出氧气?放出氧气的速度如何?[实验]:演示[实验1—7]加热少量二氧化锰。[观察]: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实验]:演示[实验1—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观察]:木条迅速复燃,证明迅速放出氧气。[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呢?比较这三个实验,你认为二氧化锰在实验[1—8]中起什么作用?[小结]:加热氯酸钾到较高温度能放出氧气,二氧化锰

5、不行;在较低温度下不会放出氧气的氯酸钾,加入了加热时不会放出氧气的二氧化锰,却能迅速地放出氧气.并且二氧化锰的量并没有变化,且还能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6页内容,划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板书]: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板书]: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教师活动]:讲解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学生澄清一下几个问题:(1)催化剂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成是加快。(2)

6、二氧化锰只对氧酸钾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3)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举例]:例如: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讲解]:实验室常采用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板书]: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1)文字表达式:二氧化锰(MnO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加热KClO3KClO2[教师活动]:介绍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讨论]: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小结]:氧气不易溶于水,

7、故可以用排水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板书]:(2)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9]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边操作、边讲解,边讨论。[讲解]:本实验装置有几处连接口,若装置漏气将影响气体产量,故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讨论]: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处理和装入固体试剂?[操作]:取氯酸钾、二氧化锰约3:1,混合均匀,放人试管底部。[讨论]:如何固定试管?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操作]: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夹的位置。固定好试管,并将导管插入水槽中,将盛满水

8、的集气瓶倒立于水槽中。[讨论]:伸人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药品为什么要平铺于试管底部?集气瓶口留有气泡说明什么?应如何操作?如何给试管中的固体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