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研究23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研究23

ID:32422765

大小:6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上传者:U-25949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研究23_第1页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研究23_第2页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研究23_第3页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研究23_第4页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研究23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策略研究2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策略研究摘要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真正地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全新的课题,它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和途径,针对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1.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可见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成员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小学生的影响更深刻。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人[1]高占祥.论校园文化[C].新华出版社,1990(5).1]。”1.1班级文化的基本概念1.1.1学校文化学校活动是人类所有社会活动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具有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比拟的文化功能,学校文化就是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的,是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是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它既是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独特存在样式,也是学校整体办学思想、育人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具体表现[2]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42-45,162-168.2]。1.1.2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社会的支流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极度关注使得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代表性的主要有:有人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存在。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而狭义的班级文化特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3]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有人认为“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周保英.新课改视阈下班级管理案例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9.4]。”还有人认为“班级群体文化简称班级文化,即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质化反映[5]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第六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37.致谢刚开始确定题目,我没有十足的信心能完成这篇论文。伴随着论文的结稿,悬在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李斌老师。他朴实平和的人格、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是他在我学业接近尾声的时候,给予我认真严格的指导学习,给我的学习生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老师,谢谢您!最后还要感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全体领导和老师,谢谢你们对我在学校期间的栽培。还要感谢两年来帮助和照顾我的同学们。5]。”班级文化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由班级中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具有班级特色也能体现班级生活方式,并带有本班特有-8- 的文化氛围。1.2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1.2.1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不需要强制,而是学生主动地、自觉地适应着文化的熏陶。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生命体,只有在完好的班集体才能促进其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所以班级文化对其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2.2班级文化对于班级管理具有导向作用班级文化就是在班级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及管理内容的制定上逐渐形成的。班级文化一旦形成,便对班级管理起着指导作用。那就要求班主任制定好班级管理计划,以此约束学生。班级文化将以其特有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告诉小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具有时效性,学生会受到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1.2.3班级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对班级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反过来班级文化对学校文化也具有相对的作用。当一个班级具有鲜明的特色,学生也就具备着特别的表现,这样就会成为学校的亮点,成为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品牌,这个班的班级文化就会泛化为整个学校的文化。如果将每个班级的文化亮点加以放大,就发展成为学校的文化亮点,所以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校文化起推动作用。2.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2.1确立班级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班级认同感班级精神是学生群体在班级价值观引导下,在追求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特征,确立班级的班训、班歌、班徽和口号等班级价值观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且在征得广大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萌芽时期,教师必须合理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如果能够经常以班级的价值观反省自己的行为,就能够形成教育合力。班级价值观的形成,不能照搬现成的学校价值观或其他班的价值观而应从班级自身的教育实践和班级成员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与本班特点相联系。2.2明确班级文化,塑造优秀的班级形象班级形象就是班集体给别人的客观感受,它是班级文化的外显形态。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有利于班级整体形象的提升。班主任可以带领全班同学开展班级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展示班级的班徽、班旗、班歌、班服等班级标志引起学校的广大师生的注意给他们美好而鲜明的视觉形象。另外,班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以及演讲比赛等活动-8- 宣传班级形象,这些活动面对的是全校师生,影响范围广,可使更多人见识本班风采。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大大提升了班级的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必将得到极大提高,良好的班级形象将得以展现。2.3制定管理制度,构建民主和谐的班风班级的各项工作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力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和文明的班级环境。各个班级应该逐渐建立起班干部监督以及奖励和惩罚公开制度。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公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只有当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才会真心诚意地关心和热爱这个班集体。2.4创设团结友善的班集体,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当班级文化中的班级价值观能够被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所接受,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被绝大多数同学所遵循,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和实现的时候,班级中的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便能够产生极大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形成一种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和谐关系。只有当班级的各个成员能够在一个班级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班级的文化才能够真正塑造并发挥最大的作用。3.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3.1班级文化建设意识浅薄一些教师由于本身对班级文化内涵认识片面,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学风的塑造上,片面地强调学习,忽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最终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局限化。以考试成绩优良作为评价标准,导致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产生逆反心里,不愿意融入到班集体中,使班级文化建设受到局限。再加上有些班主任是被迫去实施班级文化建设,只注重形式,造成班级文化建设没有连续性、没有整体性。3.2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很多小学的班级中找不到个性文化,一方面是由于班主任与小学生创新意识欠缺,活动方式陈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管理者没有重视小学生的兴趣特长,大多数都集中在文体活动中,内容千篇一律,形式老套。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小学的班主任应开展适合学生发展有创新意识的活动,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人格,形成积极向上有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3.3班级活动流于形式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加强班集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活动流于形式化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因为是:一是很多小学班主任认为小学教师工作量繁重,班级活动的开展是耗时耗力的,要占用到教师的课余休息时间,还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二是很多小学班主任没有深入主题班会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只递交活动方案而不实施;三是有些班主任对于课余活动热情度不高,没有带头积极坦诚地参与活动,以自己的丰富情感鼓动学生的参与热情-8- ;四是有些班主任虽有好的活动方案,但因分工不合理、学生积极性不强等因素,最终导致活动无法进行流于形式。3.4班级管理忽视民主班级的民主管理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班级成员协力共同搞好班级建设,但当前有些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却忽视了班级管理的民主性,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态度和管理体制造成。不合理的班干部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使得小学生容易对集体活动产生叛逆心理。教师把所有奖惩制度与考试成绩挂钩,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奖惩,这种做法最初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会助长学生功利性的心理,认为成绩最重要其它一切无所谓,会使部分落后的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此外,班主任教师对于个别优秀学生的过分宠爱也会导致班级制度建设中的不公平现象,比如这些优秀生做错了事情不批评,在班级成员讨论问题时总是认可和肯定几个人的说法等。时间长了致使部分同学在班级决策时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阻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民主化发展。4.解决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所存问题的相关建议4.1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让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针对性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会自动生成,它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和组织,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维护。班主任要对班级文化意义的正确解读,不能有歧义,只有认识明确才能实施目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显现出本班的亮点。因此,要让班级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班主任首先要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4.1.1班主任要正确理解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班主任要从误区中走出来正确解读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要知道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步入学校时都处于初级阶段,其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从小学中培养的,而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促进的作用。班主任还要知道小学生喜欢集体活动,喜欢结交朋友,在各班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能把本班级优秀的班级文化传递给其他班级泛化到学校最终形成学校文化。班主任应将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界定为,为了每个学生能全面、均衡的发展。4.1.2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特点制定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班主任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来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教师营造文化氛围可以采用贴名言警句、建立图书角、建立借阅管理制度等方式实行。小学的六年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设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确定目标之前,必须对班级的课程设置、环境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从本班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例如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奇心很重,好玩好动,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需要被肯定和鼓励。班主任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设充满童真的学习环境,开展符合其年龄特点的班级活动。总之要建设好班级文化,-8- 需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对待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制定好发展目标。4.2营造温馨的班级物质环境,给学生提供舒适的发展空间优雅的班级环境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教师得重视教室的布置。一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布置教室既要考虑到趣味性,又要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前提进行设计,根据低年段到高年段学生年龄的变化布置相应的班级环境。第二,教室的布置要充分体现小学生的自主性与全员参与性。教室是班级全体成员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自己的天地。第三,布置教室还要考虑到经济实用。由于教室内的各种装饰和设施需要经常更换,为考虑节约环保布置教室的材料可以选择可重复利用的材料。4.2.1精心打造,丰富教室布置的内容认真完成对班级教室的布置,让小小的一块墙壁成为教育学生的一片天,让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论是墙上的标语还是宣传画,都要经过师生精心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来布置共同的家,学生在这个自己创造的小天地里产生了家的感觉,对于学习肯定有帮助。教室的四角如“图书角、卫生角、英语角、新闻角”等是班级活动的一部分,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班主任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动手的特征来发动、组织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打造实用、美观的班级角落文化。丰富多彩的作品展示,必将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看到自己动手操作的成果,心情会舒畅,就会全身心地学习,学习成绩较之前也会提高很多。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自然而然班级的凝聚力也就提升了,这样就形成良好的班风。4.2.2细心呵护,规范教室环境的管理只有兼备物质环境与管理体制,才能够创造出和谐温馨的班级物质环境。小学生对于班级设施管理工作非常感兴趣,可以针对班级的墙上文化、班级的四角文化等,设定一些职位。以班级的图书角管理为例,“图书角”设立在班级后面的书架上,每个学期选一名图书管理员,在图书角的使用期间,图书管理员更要发挥作用,及时登记借阅书籍的题目、借书者、借书日期和归还日期等。还要定期根据“图书角”上的书籍,举办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坚持下去班级就形成了良好的读书风气,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类似于图书管理员,还可设立了卫生管理员。4.3创设丰富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形式来实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能够寓教于乐,将繁琐的管理规则置于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督促的自觉性。4.3.1创设有趣味的晨会活动班主任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实际状况,选择新颖有趣-8- 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妙趣横生的晨会活动。例如中年级学生要求晨会活动开展新闻时事介绍会,每天安排两人进行,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让学生通过看新闻联播、阅读报纸等收集新闻议事,借助晨会的平台,以学生喜欢的“新闻袋袋裤”的形式来向全班同学介绍最近的重大新闻,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下去晨会的内容丰富,学生也能参与其中,从小习惯培养让学生养成一个关注新闻的好习惯,还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文化素养。4.3.2创设有特点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在一定的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活动形式。班主任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开展队会活动,每个月可都可以精心设计一、两个主题班会,围绕一定的事情开展班会。4.4构建民主开放的班级制度,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生活空间完善的制度对于班集体建设有重要影响,但要注意公平公正。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行:4.4.1建立公正的班级干部选拔与任用制度小学的班干部工作是学生接触管理工作的开始,教师要善于利用好班干部的指挥作用和协调作用,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小学生对班干部的选拔的积极性很强,教师可以多设定一些岗位来满足学生的领导愿望,锻炼他们的领导能力。要确立班干部的结构与分工。班主任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结合本班特点拟定班干部岗位来提高班级工作和学习效率,可设立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各组组长等职位。要实施公正的班干部的选拔制度,班主任应该把班干部的选举权交给学生,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进行班干部选拔,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集中进行选举。这样的选拔给每一位班级成员提供一次锻炼机会,对学生是公平的,班主任在竞选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公开,不可偏袒习好的学生,否则会导致其他学生失去积极性。班干部要实行轮换制,要定期重新选举,给每个学生机会,当班级干部也是一种锻炼,但轮换也不易过于频繁,如果更换过于频繁会造成班级管理制度混乱的局面,以一个学期为宜,个别岗位可以实行更换。班主任要协调好,根据班级情况而定制班干管理制度以促进班级建设。4.4.2建立公正的奖惩制度奖励与惩罚要注意力度,要客观且公平。小学生比较重视奖励与惩罚,这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标准,因此班主任对他们的奖励和惩罚要慎重,不能给孩子留下不良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合理、实事求是、不随意。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对某种行为得到一致赞同时,教师才能对其进行奖励。教师要考虑到奖励的长远影响,可以把表现突出的被奖励同学设立为榜样,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奖项的设制要有针对性,多而不杂,让每一个奖项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然,惩罚制度也必须公平公正,惩罚是对学生不正确的行为的要否定,能督促学生修正错误,是一种成效显著的做法。小学生年龄小容易犯错误,教师-8- 对学生科学的分析,不能以一个错误而全盘否定某个学生。惩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应该以宽广博大的胸怀,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了解孩子的喜好、特点,不断摸索出更适合、更创新的教育方法。总之惩罚与奖励都要适宜,以免造成不良影响。4.5注重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趋向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采取以下方式:4.5.1树立正确的班级价值观小学生价值观指的是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环境,小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及外界正面的、积极的、必需具备的基本认知与判断,能以此作为道德标准来辨认是非对错。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价值观的理解还未成熟,只能在班主任的正确的引导下区分对错。班主任可以和学生讨论一些热点话题来强化对价值的认识,切记选取正面的素材,发挥榜样效应,树立激励人心且简单易懂的班级价值观。4.5.2培育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积极的班级精神是以班主任自觉地作为主导并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表现出来的具有班级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每个班级可以借助班徽、班训、班歌等形式展现各班独具特色的班级精神。稳定的班级精神可使班级全体成员在影响和熏陶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确立班级精神后要确立一个口号,可以通过上课下课的口令,将它融入实践中,还可通过在班服、班徽、班歌、班报等上做文章但切忌流于形式,要让班级精神要内化到学生的心里,真正的起到导向作用。4.5.3塑造团结进取的班级形象班级形象是指班级成员在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并留给学校、教师、其它班级及家长等心目中整体印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会产生自愿融入集体的意愿和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学生会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为宣传班级文化,展现班级形象,可以通过组织优秀公开课来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走进课堂听课,向家长和社会展示本班教师的教学风采和学生的学习面貌,可以通过一系列知识竞赛活动,展示本班级的文化特色。班主任和学生就是班级形象的代言人,在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班级成员要表现出积极、团结的精神风貌,展示其良好的集体荣誉感。5.结束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虽得到许多人的关注,但还是不够的,需要与时代的特征、社会文化的走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班级文化的特征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年级特点紧密-8- 联系,如何通过创设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模式,来促使他们更好的获得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努力要做的事。本文只是粗浅地探讨一些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别人思想的借鉴,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会有很多地方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自己做一些更深层次的研究。参考文献-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