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20725
大小:172.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开放式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开放式作业○吴育含摘要:课堂作业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开放式作业”的概念,就其实施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证实了课堂开放式作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学习能力,促进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放式作业高中信息技术作为非高考重点课程,向来不受学生重视,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在课后花时间钻研,而且每周只有2节课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达到教学目
2、标,让学生学好这门课,一直以来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摸索出了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适合采用的作业形式——课堂开放式作业,用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课堂开放式作业的产生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各种练习作业是必不可少的。既然不能保证学生课后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实践练习,那么只能依靠课堂作业了。但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这使得所有信息技术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练习题布置后,总有一些学生能很快完成,但也总有一部分学生的完成速度和质量都比较差。如果作业布置难了,就不能保证所有
3、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都能完成,但如果布置简单了,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在课上无所事事,每当这个时候,很多老师都会采取一种奖励措施,即谁先做好谁就能上网。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奖励上网有时确实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迅速完成作业,但这种奖励措施的弊端也是不少的。首先,由于上网的吸引力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强的,学生往往会本末倒置,为了上网而完成作业,只要能基本达到要求就算完成了,毫无继续钻研和探索的欲望;其次,一旦班里有学生达到作业要求,能够上网了,其他学生会心生羡慕,心态浮躁,到处询问解题方法,甚至抄袭答案,以求早点完成作业,这样就会导
4、致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根本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此外,即使课堂上学生上网和做作业都能各自进行,但对整个教学环境总是会有不良影响,不利于所有学生专心学习。因此为了使更多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就经常布置一些课堂开放式作业。二、什么是课堂开放式作业江苏省苏州中学与其它开放式作业不同,笔者所谓的课堂开放式作业的实施是限制在课堂教学时间内的。它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以任务驱动为学习模式,将一个课堂作业的任务目标分成多个,并且使这些任务目标的难度逐级递增。每个作业都会有一个最低任务
5、目标,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学生需要掌握最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除了这个最低目标之外,教师还针对同一个作业给出2级、3级等具有更高难度目标的任务,对于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朝这些任务目标努力。在任务目标描述上,最低目标具有明确的完成标准,并且通常情况下,教师会给出范例,学生可以在理解范例的基础上,通过模仿来完成作业。然而,其它高等级的任务目标则是开放式的,任务描述中没有具体的标准,只是给出多个只具有方向性的建议。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探索,从不同角度切入任务,自己确定具体的任务
6、目标,以自我探究学习为主,深入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或者扩充学习教材之外的内容,最后完成作业。三、课堂开放式作业的实施布置课堂开放式作业时,首先需要统一布置作业,并给出一个最低任务目标,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然后,鼓励学生在完成最低目标之后,按照高等级目标的描述和教师的提示,根据自己的能力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逐级加大作业难度,完成已学知识的远迁移,或者扩充学习其它相关知识,最终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作业成果。在练习时间的控制上,以大部分学生能完成2级目标为限,让所有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最低任务目标,同时又使绝大多数学生能有时间对2级学习目标
7、进行尝试和探讨,对于能力很强的学生,则可以朝更高的目标方向去钻研探索。在作业评价上,由于这类作业有最低的任务目标,并有足够的作业时间加以保证,因此对完成最低目标的作业给出合格等第;同时由于作业要求弹性较大,因此对于能完成2级和2级以上目标的,可以根据实际完成情况逐级打分,给出良好至优秀等第。四、课堂开放式作业的作用与一般的课堂作业相比,一个课堂开放式作业的任务目标是多个的,并且难度逐级递增,因此可以尽量符合绝大多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最低任务目标的设立,保证了所有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开放型
8、的2级目标和3级目标,不仅能让学生有继续探究学习的动力,避免了因为学生间差异而导致教师无法很好地控制课堂作业进度的问题,又给了学生比较大的自由度,使他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完成创新型作品提供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