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14564
大小:164.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课程实施取向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5期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5月Vol.32JOURNALOFCHENGDUNORMALUNIVERSITYMay.2016课程实施取向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牛丹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119)*摘要:课程实施作为课程变革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并决定着课程变革的成败与否。而课程实施取向作为支配并指导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有助于人们从更深层次来揭示课程变革的深层机制。长期以来的课程实施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而这三种取向带给了语文教学一定的启示,在具体的语文教育情境中课程实施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这三种取向,实现语文“工
2、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词:课程实施;取向;语文教学doi:10.3969/j.issn.2095-5642.2016.05.042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5642(2016)05-0042-04课程实施作为课程变革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并决定着课程变革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课程实施的角度出发来揭示课程变革的深层机制。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是对课程实施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不同认识的价值观取向,指导着具体情境下的课程实施。因此,我们同样有必要从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深层方面来研究课程变革。教育学界一般从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
3、之间的不同认识出发形成了课程实施的不同价值取向。一、课程实施取向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的肇始于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最终失败,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课程变革的计划即使被设计得几乎完美,倘若不关注具体实施的过程性与情境性,仅凭最终的结果来评判实现预定计划的程度,再完美的课程计划也会失去它原有的理想预期效果。“课程实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为人们所关注。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J.Snyder,F.Bolin&K.Zumwalt)把课程实施归纳为三种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一)忠实取向忠实取向是最早出现的课程实施取向,它侧
4、重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在忠实取向看来,课程是指一些具体的可视东西,比如学程、教科书、指导用书、教师的教案或课程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内容。与此相应的课程知识则是由课堂之外、实践之外的课程专家用他们认为最好的、最前沿的方法来为课程实施者(教师)提供最理想的课程规划,包括创造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变革就是课程实施实现预定课程计划的线性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课程实施者(教师)实现课程规划者、制定者所预期的理想蓝图的过程。忠实取向下的知识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教师的职责就是按部就班地去执行专家课程,中间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因素。教师越公正
5、地执行专家课程,就越能保障课程实施的成功。教师的角色已然成为课程知识的被动“消费者”,只能成为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忠实取向认为“好的课程方案应该是‘防教师’(teacher-proof),即‘不管谁教都一样’,并且应该给教师的课堂实践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收稿日期:2016-03-04作者简介:牛丹丹(1992—),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42第32卷(总第279期)牛丹丹:课程实施取向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1]指示”。通过对教师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和监测,从而建立起了课程计划与课程结果的线性关系,课程计划越完美,课程结果也应越完美。具体到教
6、学过程中,课程计划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也直接检验着课程计划的优劣与否。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线性关系的建立直接忽视了具体实施情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是以牺牲课程实施者(教师)的主体地位为代价的。忠实取向下的课程实施关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测量课程实施实现既定课程计划的程度,二是确定影响课程实施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因而更倾向的研究方法是量化研究。但是实践证明,作为课程实施者(教师)能够原封不动、忠实地去执行专家创造的课程知识是不太现实的,在具体的实施情境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专家创制的课程知识加以调整或增删以适应实践需要。这就指向了衡量一项课程变革
7、成功与否还需要关注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需要关注到课程实施情境因素的不确定性、未知性和复杂性。(二)相互适应取向相互适应取向是对忠实取向的一个超越,它开始关注到了忠实取向在建立课程计划与课程结果的线性关系中所忽略的教育情境、社区情境等诸多过程因素。相互适应取向的“相互性”更多着眼于课程计划与具体实践情境的交互性,课程变革的决策者、制定者和课程实施者(教师)之间的关于对课程变革意义的一致性理解的交互性。“相互性”的出现揭示了课程变革过程的复杂性,变革不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除了包括学程、教科书和课程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具体内容外,还包括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