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

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

ID:32406507

大小:353.7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4

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_第1页
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_第2页
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_第3页
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_第4页
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12陈勤建周晓霞(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上海200062)摘要:民俗是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的总和,是其最根本的基础文化,是民族群体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集体体现。要将我们的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熔铸成一体,引向深入,有必要对我们生活处处存在的文化事项---民俗予以正确的认识与深层的把握。本文从分析民俗的文化属性入手,从三个层面揭示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作者认为对于民俗,要有科学的分析,要对它重新全面地梳理,去粗取精,除芜存真,

2、则是凝聚民心,重塑当代国民性,熔铸民族精神的一个有益步骤。关键词:民俗;民族精神;基础文化;精神意愿;文化代码;精英文化;生物生命;文化生命;文化范式民族魂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的文化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要将我们的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熔铸成一体,引向深入,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文化事项——民俗予以正确的认识与深层的把握。按照现代民俗学的理念,民俗不仅仅是一般的民间的风俗习惯,而是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的总和——人类社会中一国或一民族最独特的最根本的基础文化或地质文

3、化。真正的民族文化,只有在这些长期流传于普通民众的民俗文化中才能获得。然而,于毋庸讳言,由于多种的原因,民俗学科以及密切相关的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在我国尚处在初级阶段。理论的贫乏,造成了实践的苍白和对民俗认识的短视。环视当今中国社会中民俗的运作,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久违的民俗,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并被制成种标签和旗号,频频在商业、旅游、娱乐、影视等经济文化活动和媒体中亮相;另一方面,一些社会文化沉渣的泛起,弊端的再现,动辄被斥之与民俗相牵连。这种文化上实用主义的民俗运作,时而将民俗推上云霄,时而将民

4、俗打入深渊,实在是不足取的。从中也折射出我们一部分人,包括一些文化人,对民俗认识的浅薄。这不仅不利于当前经济文化领域和精神文明中民俗的合理应用,同时,又阻碍了我们对民俗内涵的真正理解。拨开笼罩在民俗上的种种迷雾,我们发现,民俗是风习性群体心愿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群体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民俗,我们要有科学的分析,对它重新全面地梳理,去粗取精,除芜存真,则是凝聚民心,重塑当代国民性,熔铸民族精神的一个有益步骤。一.民俗——民族民众精神意愿立场观念的展演民俗与民族精神的关联,首先在于民俗展现了民族

5、民众的群体化文化精神的走向。按照现代民俗学的理论指南,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文化的基础层或基石,其间代表了[1]民众群体的精神意愿和立场观念。可是,上述理念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普遍的理解和认同,包括我们的知识界。民俗学识1理念的后进,究其原因,有内外的因素,其中与中国传统的民俗理念有很大关系。民俗学之民俗,表面上是汉字,实际上如同文艺理论、物理、化学、干部等一些专用名词一样,都是上世纪之交,为向西方学习,从日语汉词出口转内销回来的。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民俗”概念的国家之一,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已懂得“

6、彰好以示民俗”,“观风俗以察朝政”,但是,其理念与西方民俗学Folklore之民俗内涵,认知有颇大的差异。较之接受了西方的Folklore学科,然后按日本西化进程中日本传承性文化的实际效用,用汉字的“民俗”去翻译成日语的“民俗”在涵义上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日本,表面上也用了与中文一样的文字——民俗,可客观上已灌注了西方的学理、学识和本土的文化理念,内涵上已大大扩容了。我们在1913年,由周作人将“民俗学”,从日本转购回来后,理论上没有系统地将其重新界定。而在思维习惯上把“日语汉字”的“民俗”与“汉语中文”的“民俗

7、”相提并论,无意中,还是以传统汉语的民俗,取代汉字日语的“民俗”,并以此替代英语系统中Folklore的全部。殊不知,这二下转换,把两方学科理念上的民俗学已作了两次外科手术。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学界包括《辞海》都把民俗视同“民间风俗”的缩写。风俗与民俗混同一体,等量齐观。在日本,西方的民俗学理论引进后,日语汉字“风俗”与日语汉字“民俗”就明显分了家。“风俗”在现时的日语中已成了“风流”,“风俗”成了带有红灯区的代名词。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风俗,在日本民俗学鼻祖柳田国男的分类中,仅是民俗的一个浅表层面——生活技艺,而

8、且就这个层面所包括的内容,除了中国传统风俗意义上的四时八节,生养嫁娶,殡葬习惯,还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工具、传统工艺等等。如果再加上另外二个层面口承语言,心意诸现象及民俗思考原型,其民俗的内涵,从无形到有形,从言行到心理,囊括了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民俗的事项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文化经验的汇总,民俗的研究也就成为攸关历代民生不可缺少的社会需要。反观我国,各地的民俗调查和民俗活动,犹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