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

“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

ID:32401248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_第1页
“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_第2页
“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_第3页
“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_第4页
资源描述:

《“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1)从官方史学上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所谓封建正统观念,就是对封建统治政权的合法性作辩护的一种思想理论。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认为,只要占领了黄河流域,享有了统治华夏中原的权利,就是“正统”;另一种认为,天下是一姓的天下,从同宗同姓手里夺了权,即使不居中原也是“正统”。三国时代,刘蜀政权虽偏安西南,但却与汉帝同宗;曹魏政权虽属异姓,但却雄踞中原。究竟是该“拥刘”,还是该“拥曹”?不同时代的史学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比如:西晋陈寿作《三国志》,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都是以曹魏为正统,“拥曹反刘”;而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

2、,南宋朱熹作《通鉴纲目》,则又改蜀汉为正统,“拥刘反曹”。所以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情形,原来是与各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相关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唯恐中原之争正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就是说,西晋、北宋的君主,都是以禅让为名夺得帝位的,他们当然要为情景相似的曹家这一中原统治者争正统,要“拥曹反刘”;而东晋、南宋的政权虽然都偏安一隅,但他们都认为接续的是当初同宗同姓的中原的汉族政权,所以要为偏安的汉族统治争正统,要“拥刘反曹”。由此可见,在史学家那里,无论是“拥曹反

3、刘”还是“拥刘反曹”,都是腐朽、反动的封建正统观念。(2)从民间文艺上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与官方史学两种倾向互争的复杂情形不同,在民间文艺(如民间传说、宋元话本、金元戏曲等)中,历来只有“拥刘反曹”的一种倾向。这与南北朝以来受到国家分裂、异族入侵的汉人,希望天下统一、“人心思汉”的心理有关。特别是宋元以来,饱受金人、蒙古人入侵之苦的汉人,往往把蜀汉作为“汉家”政权的象征,把曹操比作北方异族的统治,有着一种像南宋大诗人陆游诗中“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思想。(3)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

4、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同时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首先是要看到小说的人民性。所谓人民性,就是作品要表现人民的爱憎哀乐、人民的价值判断、人民的理想愿望。《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特别集中地表现在作者经过精心的加工和虚构,塑造出刘备、曹操两个皆然对立的、已经不同于历史真人的艺术形象:一个是残暴奸诈的象征,一个是仁德忠义的典范。因此,《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其实质就是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代表的是广大人民对于政治、政治家的选择。其次就是民族性。《三国演义》产生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备受了元蒙异族统治下的民族歧视,饱尝了战乱频仍的灾祸之苦,因而他在小说中拥赞刘备,反

5、映的是自己、也是当时大众“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再次,也不可否认,《三国演义》中也确实存有不少封建正统观念的腐朽因素。具体表现在“拥刘反曹”的“刘”,作者并不仅指蜀汉、指刘备,也指东汉的腐朽政权。比如小说里常常指斥曹操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强调刘备是“皇叔”,是“汉室宗亲”,小说回目也有“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等等这样明显流露的正统思想。这些当然就没有丝毫的进步性。总之,《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内涵比较复杂,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三)道德悲剧意识《三国演义》以魏、蜀矛盾为主线,以蜀汉兴衰为中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历史人物群像,而且生动描写了蜀汉的兴衰过

6、程:刘备当初东流西窜,到处依人,势穷力蹙,祸败相仍;但自得诸葛之后,赤壁破曹、占荆州、取西川、平汉中、伐襄阳、威震华夏,蜀汉事业一时登上了兴旺的顶峰。想不到关羽毁败,荆州复失,张飞又为小人所乘,刘备奋起倾国之兵,大举伐吴,彝陵一战,大败而归,白帝托孤,国势衰微,益州疲敝,诸葛亮苦心孤诣,支撑危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但终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无疑是一出震撼人心的历史悲剧。因此,有人主张“蜀汉悲剧”应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我们以为,“蜀汉悲剧”说虽接近《三国演义》的精神内核,但这种表述其实还是缺乏应有的涵盖力和穿透力。因为它最终并未揭示出造成蜀汉悲剧的内在根源。蜀汉悲剧的原因何在?

7、小说究竟是如何表现的?国力不如曹魏,加上东吴毁盟,更显孤立。以荆益一隅之地,当然不足以与中原抗衡。但是,这只是悲剧外部的、客观的原因。我们说,单纯由外部原因、客观原因造成的苦难,只是一种意外的灾祸,而不等于悲剧;把悲剧主人公看作完全是被外部力量摧毁的人,这并不符合悲剧的实质。真正的悲剧应该是以历史必然性观念作为基础,是个人自觉意志受到极端的、多少有点片面的禀赋的支配,而与社会现实、自然规律之间深刻矛盾的结果。《三国演义》中,刘蜀集团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们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