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

ID:32399196

大小:748.3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04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_第1页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_第2页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_第3页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_第4页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陈那波提要:本文对市场转型理论及其后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文章首先对1989-1996年的文献进行简单描述,接着从理论争辩和经验研究的扩展两个方面对1996年以后的相关文献作了较详细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三点建议:1、对“谁得到了什么及为什么得到”问题进行深入描述;2、分析国家、市场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3、倡导对资源分配进行过程分析,包括空间上的和占有上的变动过程分析。关键词:市场转型新制度主义分析社会分层本文所言的“市场转型论争”指的

2、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场由西方学者(包括相当一部分华人学者)发起和参与的就市场改革对中国社会分层的影响而进行的讨论。这场论争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是1989年由倪志伟(VictorNee)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下称ASR)中题为《市场转型理论———国家社会主义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转变》的文章所引起的论争。1996年由《美国社会学杂志》(下称AJS)举办的“市场转型”研讨会对1989年以来的研究进行了汇总与讨论,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和第二阶段研究的开始。对1996的讨论会及以前研究中的主要作品已经有了

3、中文介绍(边燕杰等,2002;周雪光,②1999),本文对此部分作品只作简要叙述,而主要对1996年(包括部分1996年的文章)以后的文献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得益于臧小伟博士和吴晓刚博士分别在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所开设的课程。臧博士的中国研究课程帮助我梳理海外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脉络,吴博士的高级统计方法课程帮助我深入理解本文所及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中的不足之处皆由本人负责。①本文的参考文献以海外文献为主,主要来自美国两个最主要的社会学杂志AJS(AmericanJ

4、ournalofSociology)、ASR(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和国际社会学学会社会分层分会的会刊《社会分层和流动研究》(ResearchinSocialStratificationandMobility)。②本文所引文章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华人学者之手,他们中有的既有中文作品也有英文作品,本文引用时均采用其发表作品的署名。188研究述评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提出一些建议。一、第一阶段:市场转型理论及其论争对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研究认为,中国的社会分层具有三个主

5、要原则:单位化的社会、再分配体制和庇护关系(clientelism)(Hinton,1984;Kraus,1981;Oi,1985、1989;Schurmann,1968;Shue,1980;Unger,1984:121-141;Walder,1986;Whyte,1985;Yang,1959)。即国家通过城市的单位组织,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将人们管理起来,物质供应通过单位体系来进行分配,这些分配通过与等级挂钩的工资制度(在城市①区域)、工分制度(在农村区域)、身份体系和庇护关系来确定。中国在1970年代后期开始的

6、市场改革为上述社会分层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吸引了纯粹的中国研究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以学科取向为重的社会分层研究者。因为这些巨大的变化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去观察转型社会里社会分层的转变。倪志伟1989年在ASR上所发表的文章就是这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尝试(Nee,1989)。倪志伟的研究有三个主要的理论来源:(1)博兰尼的关于互惠经济、再分配经济和市场经济三种经济类型的划分(Polanyi,1957、1965);(2)吉拉斯的新阶级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里对生产资料进行②控制的官僚阶层已经成为新

7、的阶级(Djilas,1957);(3)萨列尼对中欧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Szelenyi,1978、1982、1983、1987)。这些研究显示国家社会主义的再分配制度并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了这些国家的不平等,因为再分配阶级(redistributors)所制定的政策和体制均对自身有利。倪志伟的市场转型理论包括三个命题和十个假设。简单来说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中再分配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转变将有利于直接生产者(directproducers)而相对地不利于再分配者(redistributors),直接生

8、产者所面临的机会、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以及对剩①对“庇护主义”模型而言,“权力通常是通过对机遇、物质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资源的分配来实行的,社会中的精英对这些资源有着垄断性的影响,而非精英则依赖精英对资源的控制”(Oi,1985:238-266)。②新阶级理论能从莫斯卡(GaetanoMosca)的精英理论和托洛茨基(LeonTrotsky)关于共产主义国家中劳动阶层和新型共产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