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绪论

自然科学概论绪论

ID:32392681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4

自然科学概论绪论_第1页
自然科学概论绪论_第2页
自然科学概论绪论_第3页
自然科学概论绪论_第4页
自然科学概论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科学概论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然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自然科学一、科学1、科学一词之起源“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a,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提到“科学”一词,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也用到“科学”的说法。中国古代曾用“格致”一词指称科学研究,“格致”起初出于《大学》一书,其意为格物致知。明末出版的《空际格致》一书中“空际”相当于自然二字,“格致”就相当于格物致知,以格物而得的知识是科学。明末清初,来华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熊明遇的《格致

2、草》、汤若望的《坤舆格致》等书的名称就使用了“格致”一词,在鸦片战争以后,依旧沿用这一称谓。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出版的许多科学书籍多冠以“格致”或“格物”之名。日本在1832年出版的有关解剖学的书里就用到解剖学是医学的“一科学”的说法,其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把英语的science译为“科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科学”一词从日本传入中国。1880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文首次用到“科学”一词,康有为在《日本书目志》中列举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1898年在《戊戌奏稿》一文里也用了“科学”一词,严复在翻译《天演

3、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后来陈独秀编《新青年》,曾用“赛先生”代表“科学”一词,不久“科学”在中文里就代替“格致”被广泛的运用。2、科学之定义我国1979年版《辞海》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1999年版《辞海》定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括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时间的不同联

4、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发展和作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现代社会正沿着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整体方向蓬勃发展”。法国《百科全书》认为“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苏联时期的《大百科全书》对科学的界定是“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

5、括这个活动的结果”。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活动),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结构、性质、运动及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体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一方面有着自身内在的逻辑进程,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的生长,逻辑体系的形成又都是在人的思想动机下发生,在人的价值观念中发展,科学并非与价值无涉的。科学的价值体现在物化和文化两个彼此相连的层面上,科学的物化价值7自然科学概论是以技术为桥梁能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科学的文化价值除科学知识以外,它的可靠和有效的方法、坚持真理的精神、诚心专心、排除自我的治学之道等价值体系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6、下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科学又是一种社会建制,是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像科学院、研究所、大学、学会等。在这套社会建制里面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总之,科学的含义有三个方面:(1)科学的知识体系;(2)科学的思想方法;(3)科学的社会建制。二、科学的本质关于科学的本质,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深化的。总的来说,经历了由科学的“知识本质观”到科学的“探究本质观”的转变。传统的科学本质观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知识,最多再加上方法,科学知识是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科学是不会出错的。科学知识是通过科学方法获得

7、的,所谓科学方法主要是指科学发现的归纳模式,这一模式可分为四个阶段: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全部事实,对这些事实加以分析、比较和归类,从这些事实中抽象出普遍性原理(假说),以及在事实中重新检验已经提出的假说。这是人们公认的科学方法,而且可适用于任何学科领域的研究。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很自然地认为科学的本质主要体现于科学方法之中。现代的科学的本质观受建构主义的重大影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纳斯鲍姆(NussbaumJ)认为当今科学哲学思潮的主流是建构主义,其中波普尔(PopperKR)和库恩(Kuhn)更是建构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建构主义

8、否定知识的客观性,主张科学的本质即科学探究。众所周知,在科学教学领域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的客观主义知识观。这种知识观认为,“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知识是“人类认识的结果。它是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