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的借代义

浅谈词的借代义

ID:32388754

大小:48.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浅谈词的借代义_第1页
浅谈词的借代义_第2页
浅谈词的借代义_第3页
浅谈词的借代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词的借代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词的借代义上虞春晖中学贾超英在古今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词义借代的现象,如:“稼穑”,“丝竹”,“纨绔”,“膏粱”,“口舌”,“诸葛亮”等。但这一现象尚未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在有关语法著作中只谈及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而其借代义尚未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在一些语言修辞著作和语文教学中,常把有些词的借代义与其他语言现象混为一谈。本文试对词义的借代作一粗浅的阐述。与词的比喻义主要由修辞的比喻演变而成一样,词的借代义一般也由修辞的借代演变而成。修辞的借代有多种方式,词的借代义也与之相应,常见方式有:1、以部分代,如:江山,江河和山岭,多指代国家或国家的政权;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2、

2、以特征代,如: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代幼年;黄冠,道士所戴之冠为黄色,指代道士。3、以特定称呼代,如:诗书,《诗经》和《尚书》,泛指经书;诸葛亮,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泛指足智多谋的人。4、以事物所在或所属代,如:西席,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用以指称幕友或家庭教师;东宫,封建时代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5、以原材料代,如:丝竹,制造弦乐器和管乐器的两种材料,指代琴、瑟、箫、笛等乐器;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片、木片,指代书籍。6、以凭借或工具代,如:口舌,指代劝说、争辩、交涉时说的话;笔墨,指代文字或文章。7、以具体形象的事物代,如:枪杆,本指枪,借指武装力量;刀锯,刀和锯,古

3、代的刑具,指代刑罚。8、以发明者或出典中的事物代,如: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东床,晋王羲之在太尉郗鉴选女婿时,仍安然地躺在东边床上吃饭,最终被郗选中,后指代女婿。(以上例词均选自《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因为词的借代义与修辞的借代有上述种种联系,所以常产生两者混淆不清的现象。如:“这时候,我们手无寸铁,没法抵抗,我想反正不能让敌人抓了活的,我们撒腿就跑。”(王愿坚《粮食的故事》),《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唐松波.黄建霖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队1990年版,第64页)和《辞格汇编》(黄民裕,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3页)均认为“铁”是借代的修辞方法;

4、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版)和《新华字典》(商务版)在“铁”词条下立一义项分别为“指刀枪等”,“借指兵器”,显然把它看成是词的借代义。这种两者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词的借代义主要是由修辞的借代演变而来,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的,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我们很难给某个词语的借代义从时间上作一个明确的界定。如我们很难说清“丝竹”这词何时处在修辞的借代阶段,何时转化为词的借代义。当然我们可以说,修辞的借代和词的借代义是对同一语言现象作不同角度(修辞学的角度和词义学的角度)审视的结果。但这两者之间毕竟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修辞的借代是临时的,所谓临时,指某一词语的借代义只存在于某一特定的

5、语言现象中,一旦脱离这一语境,其借代义就不存在。如:“苏比站定了不的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这里是以警察制服上的“铜纽扣”这一带有特征的事物来借代警察,“铜纽扣”有“警察”之意是临时的,其他语言中没有此意,谁也不会承认这一意思。而词的借代义是固定的,所谓固定,指某个词的借代义不限于某一特定的语境,而是得到人们的认同并普遍使用于其他语境中。如“黄泉”一词在下列语言中均是“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这一意思:1、不及黄泉,无以相见。(春秋,《左传·隐公元年》)2、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东汉,《孔雀东南飞》)3、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

6、泉!(同2)4、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同2)5、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清,《红楼梦》第五回)又如上文中提到的“铁”在“手无寸铁”这一成语中的“刀枪等”义也已固定,当属词的借代义。一般的说,被字典词典所收录的均为词的借代义,因为其义已固定。如同在修辞学中借喻和借代常易混淆一样,词的借代义也常与词的比喻义相混淆,如:乌纱帽,比喻官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版)墨水,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同上)这显然把借代义当作比喻义了。因为词的借代义与其本义两者所指的事物是互相关联的。如:“乌纱帽”是中国古代为官者的服饰,后以其服饰特征来借代官位,正如“缙绅”借代“有官职的

7、或做过官的人”(《现代汉语词典》)一样;而“墨水”是读书做学问所需的用品,这是以其工具或凭借来借代,正如上文所举的“笔墨”、“口舌”一样。而词的比喻义与其本义两者所指的事物之间没有相关之处,只有相似之处,比如“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词义的变化形成是极其复杂的现象,上文所述只是词的借代义中一些常见情况,至于更为科学严密的阐释词的借代义并确定其地位,尚待进一步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