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默写与运用

名句的默写与运用

ID:32376889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3

名句的默写与运用_第1页
名句的默写与运用_第2页
名句的默写与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名句的默写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讲名句的默写与运用1新考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有序的诗文80篇。”名句的默写与运用是“语言积累与运用”中的重要一块,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名篇佳句积累的考察,不少地方考试的分值也增多,所以,它将仍是中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考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填充式,主要考查名篇佳句的默写及迁移运用;一是拓展归类式,主要考查学生

2、对同一类书的名句的综合运用情况。从近几年中考来看,“名句的默写与运用”的考察范围逐渐向课外延伸,题型样式也由单一的识记填空向理解、分析、鉴赏的方向发展,估计可能有新的题型,如用某些名句连缀造句类的题型出现。而新教材新增的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将是考察的热点。考点1: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内容背诵是积累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古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积累的作用。可见,知识的极乐可。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章或文段是我们的第一手材料,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这类题体简单明了,只要平时

3、按要求背诵,并注意字型、句式,做题时就可借助记忆,迅速默写作答。考点2:经典的名言佳句有些文章可能因为有一两个经典之句就使得这篇文章长留于世,如果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上这些经典句子,很可能是自己的语言或文章大增起色,可见记住经典句子是很有意义的事。这种题往往以简答的形式来达到默写的目的,要求做大的内容一般是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格言等。答题时需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提出的要求,弄清题意,按题目要求的纸箱子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回答。对题干中的限制语一定要读懂:哪篇文章;什么内容;这样两者结合起来,然

4、后从记忆里提取所需要的答案。考点3:课外名言警句以课本来积累知识是一条积累的捷径,然而,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积累知识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的有限内容,还应该把眼光放得开阔一些,从课外学习中积累更加广泛、丰富的知识,因为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2样板题解析例1根据下列名句及出处,完成第(1)—(4)题.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野火烧不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④万事俱备,.(罗贯中《三国演义》)⑤云横秦岭家何

5、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⑥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⑦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⑨,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⑩,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在上面各句的空白处,填写上句或下句.(2)句④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烧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句⑤出处中的"左迁"是指.(3)在上面各句中,能表现诗人杀敌报国情怀的名句有,.(只填序号)(4)请你围绕一个

6、中心意思,引用上面的某个名句写一段话,60字左右.解析:上面这一中考语文名句考查题是比较有特色的.它一改以往名句考查的单纯形式的填写.它由名句演发,将文学常识,诗句理解等巧妙地结合.它不单单是考查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并更多地融合了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这道题命题者至少是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把握的.一是名句识记.第(1)题要求学生能准确写出上句或下句,所选诗句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二是名句理解.第(2)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这也告诉我们背诵诗句还要作一点探讨和分析,如诗句

7、的由来,有关诗句的典故,也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专题诗词的研究.如《"送别诗"的研究性学习》等.第(3)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三是名句运用.第(4)题答题时要注意三点:1.所写要有中心,不可泛泛而谈,不着边际.2.引用要恰当,要根据诗句的原意,寓意准确使用.3.字数一定要在60字左右.此外要尽可能选用精美词语,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笔生动.答案略。例2(5)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

8、波撼岳阳城”一句,描写出了“水”的气势,王维在《汉江临眺》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解析:这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类默写题的特点是:由一篇古诗(文)联想到别一篇诗文的某一“特定内容”。其难度比前两种要大些,它要求考生既要理解题目中句子的意思,又要理解所填写的句子的意思,还要关于联想。答案依次为:(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3新题型透视例3依据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