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新课程教与学要求的数学教学论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理科教育基于新课程教与学要求的数学教学论教学策略*基于新课程教与学要求的数学教学论教学策略1,22方勤华孙名符(1.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适应新课程教与学要求的数学教学论的基本教学策略:一是认识数学教学论的理论意义,并提高理论教学水平;二是利用数学教学论课程构建实践平台。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学论教学策略职前教师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当前,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简称数学新课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学论工作者适时了解新课程改革有关内容,不断调整数学教学论教
2、学策略,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确保“师范性”,有着现实而又长远的意义。一、数学新课程“学与教”方式的主要改变首先,数学新课程主张,学生要有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多样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1]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新课程专门设立了“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类似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2]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与此相适应,也专门设
3、置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力图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数学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强调开展课题研究;体现数学的来龙去脉,等等。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看出,活动和探究是数学新课程教与学方式变化的最主要的线索。二、“学与教”方式变化对数学教学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转变
4、自己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对这些学习方式有亲身经历和体验,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其价值,从而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实施。但现行的高师数学课堂教*收稿日期2008-12-08资助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质量数学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的要求”(项目编号:2008-JKGHAZD-151).作者简介方勤华(1968-)女,河南潢川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37—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第6期(总第88期)学(不仅仅是数学论课堂教学),“满堂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象依然突出。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探究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缺乏相互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也没有
5、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许多有效的学法正是[3]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此外,研究还表明:“数学教师学习数学的经历,[4]对他们提供给学生的数学有重要影响”。可见,传统的高师院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数学教学论包括在内),已经难以适应职前教师将来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鉴于数学教学论在高师院校教师培养中的特殊地位,积极改善数学教学论的教学方式,使之与基础教育教学要求相适应,应该是高师院校教师的主动追求。其实,这也是新课程的一种明确要求。基于数学教学论应突出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性”的课程性质,高师院校要适应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除了进行全面课程改革外,还要把当前的着眼点,放在能够为解决基础教育现实问题服务的问题上,尤其要大力加强和重视数学教学论的教学,强化其在促进职前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三、适应“学与教”方式变化的数学教学论教学策略(一)认识数学教学论的理论意义并提高理论教学水平教学论作为高师院校的一门学科,最早是在近代,随着学校里设置学科课程和教学中融合运用教学论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历程中的“教材教法”阶段,在师范院校里是历来不被师生们所重视的。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人们不懂得“学者未必是良师”的道理;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论本身的理论水平问题。数学教
7、学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注重操作层面上的教学法,向方法论意义上的多层次的教学方法论体系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其学科理论水平提升的过程。所以,数学教学论教学,如果不能满足职前教师教学理论学习的需要,将会违反这门课程设置的初衷,同时,也有悖这门课程发展的方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数学教学论的教学却有降低理论要求水平的现象。表现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上,往往偏重对数学不同类型知识教学方法的掌握、对教学常规要求的掌握,过多的把精力放在数学教学技法的指导上,而缺少诸如课程理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