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

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

ID:32366124

大小:5.19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19-02-03

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1页
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2页
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3页
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4页
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对浙江省农技推广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国家农技、畜牧、农机、农经等专业农技推广机构3000余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2520个,其中综合农技站1166个,农技专业站302个、农经专业站395个、农机专业站283个、畜牧兽医专业站301个,还有38个县(市、区)建立了132个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全省共有农技人员1291人。全省共有技术人员2.5万余人,其中省级270人,市级1040余人,县级7110人,县以下区域及乡镇级1.7万余人。县以下农技推广人员占全省农技人员

2、总量的2/3。然而尽管基层农技人员比重较大,但是却普遍存在各县之间、乡镇之间人员分布不均、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员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影响到了体系的正常运作,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此外,由于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通等外部条件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农技推广组织的兴起,已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推广体系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逐步暴露出机构庞杂、编制混乱、职能发挥不平衡、管理体制落后、资源浪费等问题,现有的推广体系己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四川、安徽、湖北、黑龙江等其他省份的农技推广体系均不同程度的

3、存在上述的现象,但同时也欣喜地看到部分县级地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当地的推广体系采取了积极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浙江义乌县、安徽郎溪县等,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建设带来了典范,因此,对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的、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作为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浙江省农技推广体系高绩效人力资源系统研究”的子研究,希望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采用高绩效工作系统的研究思路,对浙江省农技推广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聚焦于组织人员配置模块,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

4、人员配置策略,挖掘其对组织推广绩效的影响,探究不同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为浙江省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理论研究的焦点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并为生产与生活服务。本文研究的内容和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从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首先,尽管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为人民生活提供最宝贵的物质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减小,农业生产逐步呈现边缘化的倾向,各地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并不是十分重视,更愿意将主要精力用于工业的发展

5、,同时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受自然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制约较大,很有可能导致农产品的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更多地来自于外出务工等非农来源,许多人放弃了农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技人力资源策略对群体效能感及绩效的影响研究业生产,农技推广工作的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均难以充分保证,这就对如何有效地对现有人员进行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我省农技推广体系从60年代开始就逐步建立了省、市、县、区的农技推广体系,之后伴随着“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五有”新型乡镇农技站建设、《农技推广法》的出台等多个标志性阶段的发展,在为农业生产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在组织架构

6、、职能划分、人员配置等问题上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各地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职能缺位、组织僵硬、知识老化、条块分割,机制混乱、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总体上表现为功能弱化、系统失效,对全省农业生产、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的职责进行鉴定、建立起完整的岗位体系,并且根据岗位要求进行人员的配备,建立起一套人员招聘、选拔、留任、淘汰机制,才能最终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保证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开展,适应现代化农业的潮流、满足科技农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理论

7、研究发展的角度出发,首先,国内外对于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或是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较多的是推广模式本身的有效性比较。例如,胡瑞法、黄季煜和李立秋(2004)对7省28个县的农技推广体系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李轶冰和杨改河(2004)提出了以农业部为最高管理机构,以农业大学、农科院和农校组成的教研联合体为实施机构,重组原地、县、乡镇各级推广机构的新型推广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这些研究均为政府相关部f-JN定政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意见。但是这些研究在方法主要是采用了案例研究、访谈研究与现场调查研究等定性的

8、方法,缺少实证性的统计分析,因此其结论并不具有充足的说服力。最后一方面,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农技推广工作者这一人群本身的关注,特别是如何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这一组织发展根本因素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