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ID:32351739

大小:16.43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2-03

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1页
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2页
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3页
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4页
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进入信息化的2l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空前繁荣,移动通信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人们需要性能更好、更能符合未来生活需求的新一代平板显示器。未来的趋势是要在轻巧的载体上传输大量的信息和图像,现今的平板显示器显然已不能满足需求。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并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这是因为有机电致发光属于自发光型的,并有丰富颜色的发光材料以供选择,在显示和发光特性上具有高效率,高亮度(>1000

2、0cd/m2),高对比度(>1000:1),色域宽(>100%NTSC),视角广(O~1800),响应快(微秒级)等优点,并且可实现轻薄化(小于1mm),柔性化的显示,这些性能超越了现在所有的显示技术。OLED被三星集团总裁S.T.KiIIl称为未来的终端显示器,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大公司和研究所都加入到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中来。继1997年日本的先锋电器公司开发出第一个商品化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产品后,人们又相继开发出了能够与传统CRT显示器相媲美的有源驱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AMOLED)。随着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U’D

3、)的研究,基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固态照明产品也开始投入市场。到目前为止,有机电致发光已经实现了全彩色显示,中小尺寸的彩色显示屏已被多家电子公司应用在手机屏、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和车载显示等领域。虽然OLED技术在产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但要真正成为未来的终端显示器,这一技术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红光材料的色纯度不够导致全彩显示难以实施;制备工艺难度大、产品良品率低导致产品价格偏高;蓝光材料的发光寿命太短导致显示设备老化快。尽管如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OLED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它必将会取代液晶显示

4、成为手机屏、台式机显示屏等主流显示技术,并将带给人们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OLED新材料的开发以及OLED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对于推动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万方数据三嗪和吡嗪类热致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1.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础知识1。1。1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展电激发光现象最早是在1936年,由Destriau等人以ZnS粉末为发光材料观察到的【lJ。但是早期关于电致发光现象的研究以无机材料为主,直到1963年美国纽约大学的Pope等人发表了世界上第一

5、篇关于OLEDs的文献,才揭开了有机材料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研究的序幕【2】。与无机材料技术的蓬勃发展相比,有机材料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在20世纪六十年代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987年美国华人科学家邓青云博士及SteveVallslyke用有机荧光染料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制成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双层器件【引,此器件在小于10V的电压下,发光亮度高达1000cd/m2,外量子效率可达到1%,器件性能大幅度提高。这个工作开创了层状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模型,它使得有机发光材料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掀起了有机材料

6、在电致发光领域应用的研究热潮。1990年,RichardFriend等人【4】通过旋涂的方式将有机高分子材料成功的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大面积显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使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未来的发展与市场前景更加广阔,近年来将共轭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固态激光器和传感器等器件的研究已经陆续出现。最早关于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都是指荧光材料,电致发磷光材料的研究始于Forrest等人的报道【5,61,他们首次利用过渡态重金属配合物作为掺杂客体制各了饱和红色磷光器件,发现了电致发磷光现象,这一发现是近

7、年来OLED科学及技术上具有突破性的关键发展之一,它使得有机掺杂器件的内量子效率由25%提升至近100%。2006年,Forrest等人综合利用红、绿、蓝三种磷光材料制备了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刀,开启了OLED技术在照明领域应用的新局面。2011年Adachi等人报道的纯有机小分子热致延迟荧光材料PIC.TRZ[8】不仅兼具传统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的优点,还克服了磷光材料成本高昂的缺点,对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未来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传统的显示技术相比,OLED技术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薄,低成本,低功耗,

8、快速响应,宽视角,可实现柔软显示,全固态,工作范围宽,不怕震动,适用于恶劣环境等突出优点。所以作为一项快速崛起的新型显示和照明技术,从1987万方数据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柯达公司报道的首例层状发光器件以来,OLED技术一直是学术界和国际知名电子公司广泛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随着OLED技术不断突破,人们看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