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34535
大小:533.75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2-03
《为什麽台湾半导体和电脑产业的组织发展模式不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此篇文章僅提供2006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會議使用,若需引用請徵得作者的同意。2006年台灣社會學年會題目:為什麼台灣半導體和電腦產業的組織發展模式不同?王振寰,國立政治大學中山所講座教授陳俊銘,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班一,研究問題台灣資訊電子業在國際經濟體系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2005年,台灣的手提電腦產量佔世界生產比重的82%,而半導體產業也在世界排名第四,僅次於美、韓、日,其中半導體代工世界第一,晶片設計業世界第二,封裝測事業世界第一等(資策會2006)。雖然這二產業都在世界扮演重要角色,也與台灣絕大多數產業發展的模式類似,都是從中小企業開始,但是這二產業在組織
2、模式上,在近年來卻出現了極大的不同。在資訊電腦業,我們觀察到其逐漸邁向垂直整合的趨勢,例如鴻海、廣達和仁寶等公司的發展。然而在半導體產業,我們則觀察到其持續的垂直分工模式,從晶片設計到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等分成不同部門,且至今仍然持續分化,而未出現類似南韓或美國半導體產業垂直整合的趨勢。本文的目的在嘗試對台灣資訊產業的兩大部門,在從追趕邁向創新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不同組織型態提出解釋。過去對於台灣資訊電子業的研究,主要討論為何台灣這個產業會如此快速發展,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都將之歸諸於政府的主動發展角色 (Wade1990;MathewsandCho2000;Hobday1995陳東
3、升2003;王振寰與高士欽2000),台灣1產業與矽谷的連結(Saxenian1994),或是專業廠商之間的連結(例如由於學長學弟關係等)和產業聚集(陳東升2003,徐進鈺2000)。其中除了瞿宛文與安士敦(2003)的論點強調後進廠商必須以擴大規模來從事追趕和創新外,很少研究直接探討台灣廠商組織的變化,更沒有任何研究探討為何台灣的資訊產業中的兩大部門塊(電腦以及半導體)在產業發展組織模式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差異。現有的文獻在解釋廠商大小變化時,經常是以交易成本理論來看。但交易成本的論點,明顯忽略其他重要因素。本文將採取結合交易成本理論、熊彼得的產業創新和科技體制(t
4、echnologicalregime)觀點,嘗試對台灣資訊電子業和半導體業的組織發展模式提出解釋。所謂科技體制簡單的說,就是廠商所面對的科技環境與機會。我們認為,不同產業的科技體制(technologicalregime)塑造不同的產業發展模式,進而影響廠商的組織模式。其中不同產業科技體制的系統架構(architecture)與模組化(modularization)因素,對廠商大小具關鍵影響力。也就是產業的模組化使得中小企業有機會出現,但是否出現模組化則決定權在系統架構的廠商,而後者通常是大型廠商。我們將指出,在資訊電腦業和半導體產業,台灣的廠商現今都具有決定系統架構的能力,
5、但不同的是資訊電子業的技術典範已經成熟,廠商為了降低交易成本,必須以擴大規模垂直整合的方式在市場上競爭。而在半導體業則由於該產業的持續創新(包括IC設計業系統單晶片的出現),而台灣半導體業的晶圓代工生產(foundries)和系統架構的主導地位,使得台灣的IC設計業能夠利用聚集優勢,在世界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地位;然而由於晶圓代工並不適合垂直整合,因此也使得台灣半導體業的垂直分工模式得以持續。二,交易成本、科技創新與廠商交易成本理論是解釋公司大小和產業結構最主要的理論。從Coase(1937)2以來,交易成本成為解釋為什麼廠商會出現或廠商如何決定「購買」或「自製」的主要論點。C
6、oase認為,正因為在市場中的交易都需要談判、收集資訊、簽約等,這些都是成本,因此廠商為了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將生產活動組織起來,以減低這部分的成本來增加效率。「一家廠商變大,就是因為一些可以用價格機能協助進行的交易,現在改由企業家來處理,而一家廠商變小,則是由於企業家放棄了一些由他們處理的交易」(Coase1995:52)。但他也指出了廠商擴大的規模具有「報酬率遞減」的現象,─廠商的規模擴大到「在企業內部多處理一筆交易的成本,等於在市場交易的成本,或等於由別的企業家來處理的成本那一點為止」(Coase1995:53),換言之,內部管理成本增加到不如到外部購買時,則廠商組織不再
7、變大,也可能縮小。Williamson(1985)將Coase的論點操作化,引入兩個不同於新古典經濟學的假設,一個是機會主義,另一個則是有限理性。因為市場交易中充滿投資、惡意和欺騙,而交易的對方也不可能完全掌握這些訊息,這些構成了交易的成本。因此Williamson用治理結構的觀點來修正Coase的觀點,他認為假如外部交易成本高,則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將會成長;相對地,假如交易成本低,則治理結構不會成長。Williamson也指出資產專屬性(assetspecificity)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資產專屬性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