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ID:32312153

大小:2.38 MB

页数:131页

时间:2019-02-03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_第1页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_第2页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_第3页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_第4页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_第5页
资源描述: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Technology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院二〇〇八年---前言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为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符合学校、学科发展趋势,研究生院在2004年制订的培养方案基础上,对全校所有的博士、硕士

2、学位授权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办(2000)1号】等文件规定为依据,充分反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注重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与原培养方案相比,新方案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研究生培养特点。1.本次修订中,所有取得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原则上均按照一级学科制定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尚未取得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学科,

3、条件具备的也可以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2.新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对研究生学分的要求,即博士生至少应修满16学分;工学硕士生至少应修满32学分(不含体育类选修课),非工学硕士生至少应修满34学分(不含体育类选修课),其中所有硕士生的学位课程应不少于17学分,必修环节社会实践2学分。---此外,随着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避免“因人设课”现象的发生,新培养方案明确硕士研究生公共课10人以下不开课,专业课5人以下不开课。研究生培养方案是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指南。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

4、修订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凝聚了各院系领导、各学科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得到了各级研究生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及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忠心的感谢!新培养方案从2008级研究生开始执行。研究生院二〇〇八年七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4一、适用二级学科及专业l岩土工程(081401)l结构工程(081402)l防震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l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l现代结构理论(081420)l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081421)l智能建筑环境技术(081422)二

5、、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做到能力、知识和人格三位一体,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掌握本学科领域内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所研究方向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和翻译专业资料文献资料,能初步进行外文写作;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端正严谨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钻研,追求创新。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三、研究方向1、钢结构及其抗震2

6、、混凝土结构及其抗震3、组合结构、混合结构及其抗震4、工程结构耐久性及可靠性5、高层建筑结构及其抗震6、新型结构体系7、工程结构健康检测与智能控制8、工程结构隔振减震及控制9、古文化遗址保护及抗震10、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11、黄土地基与基础工程12、特殊土与环境岩土工程13、桥梁工程及其抗风和抗震14、路基路面工程---15、隧道与地下工程16、土木工程建造控制技术17、项目管理和技术经济18、土木工程信息化技术19、城市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四、学习年限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其中课程学习为1学年,学位论

7、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学年,其他时间可进行社会实践或专业生产实践。硕士生应在规定的期间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在校注册时间不少于1.5年)、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的研究生,经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五、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的方式,提倡教研室成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委员会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硕士

8、生参加学术活动和从事探索性研究。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和因学科交叉而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弥补这些不足。六、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至少要修满32学分(不含体育类选修课),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需修满9学分),实践性环节(必修)2学分。跨一级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需补修本学科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3门,补修课程要求合格但不计学分。专业外语授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