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以前天与人关系问题的产生

春秋以前天与人关系问题的产生

ID:32310666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3

春秋以前天与人关系问题的产生_第1页
春秋以前天与人关系问题的产生_第2页
春秋以前天与人关系问题的产生_第3页
资源描述:

《春秋以前天与人关系问题的产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秋以前天与人关系问题的产生周 锋摘 要:殷周之际,周公“损益”殷商宗教,纳“德”于宗教信仰系统之中,作为天人沟通的根据,从而形成了“天人德合”的天命观。西周末年,由于社会转型的外在助力,西周天命论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构成天命论的诸多要素,特别是天、人等要素遂逐渐发生分化,并得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因而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 殷商时期原始宗教观的产生天人关系问题并非先验的哲学命题,而是人类自身命运的最初起点和现实展开。那么人类现实的天人关系是从哪里开始的呢?从先民们的谋生行为,即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各种现成物以满足自己生理需要开始说起。

2、人类产生之初,生产力低下,只能用自身各种器官和肢体直接从自然界中的各类现成对象索取,因而首先是从物质层面积极、自觉地建立天人关系,从而感知自然,认识自然,接触自然,利用自然,尽一切办法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而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还需要自觉、积极地以自觉的理性能力认识各类自然对象、现象的表现、性质和功能,掌握自然的运动规律,只有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的认识能力慢慢提高,随着人类理性认识能力和兴趣的增加,它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与实践操作有区别、具体超越性的相对独立的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形式。但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并

3、不能清楚地认识自然,当人们在现实地利用和认识自然活动中遭受挫折时,物质需求就难以实现,心灵会受到伤害,这时就需要一种精神安慰。由于对自然认识的匮乏,造成了自然的神秘性、空灵性。在先民的眼中,万物是有灵的。大自然在先民的眼中是有生命的,大自然在先民的眼中就是———“天”。天看管着每个芸芸众生:“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天在先民的眼中是整个世界的主人,它直接掌握着人的命运,这时的先民已经将自然之天主观化、神灵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的原始宗教崇拜。胎于宗教,这是学界共识。马克思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

4、的积极内容来说,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1]所以,考察天人问题应从“意识的宗教”开始。上古时期的宗教信仰,由于史阙有间,已不可详考。目前所见最早的宗教传说,当为颛顼的“乃命重黎,绝地天通”。据观射父的解释,“绝地天通”,是指改变“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的混乱现状,将沟通神人关系的权利限制在巫、祝、史的手中。而在上古时代,国王通常就是这些巫、祝、史的首领,如史载殷商开国之君商汤就曾为解决当时的旱灾而“以身祷于桑林”。所以,“绝地天通”乃意味着原始宗教正在渐渐地发展为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国家宗教[2]。夏代及夏代之前的史实已不可考,殷

5、商宗教则明确表现了这一特征。《管子·国准》篇载:“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者,曰淫器而壹民心者也。”不准诸侯具备“牛马之牢”,这说明殷王朝对诸侯方国的祭祀权力是有所限制的。就殷人的宗教信仰系统而言,可谓神灵多多,天神、地示、人鬼等等一应具有:“大体上说,殷人对自然崇拜,于天神有上帝、日、东母、西母、风、云、雨、雪等等;于地祗有社、方(四方)、山、岳、河、川等等;对祖先神不仅于先王、先妣有复杂的祭典,而且于名臣又有配享制度......。”[3]而在自然诸神中,天神上帝的权威最大,商人把自然现象中的风、云、雷、雨,都看成

6、是天神上帝所驱使的神灵[4]。但值得注意的是,“殷人以为凡是雨量的多少、年成的丰歉、都是上帝所为......但求雨求年,就要祷告祖先,求先祖在帝左右从旁再转请上帝,而绝不向上帝行之”。可见,在殷人的宗教信仰系统中,人并不直接向天神行祭,每有所求,必须通过“祖神”这个中介来实现。之所以这样,乃是由于“在绝地天通之后,人不能直接和天神交通,必须祭祀祈求高祖。”殷人几乎天天轮流祭祀先公先王的宗教习惯,恐怕就与它们的这种中介作用有关。这表明,在殷人的观念中,“祖神”的地位十分突出,人直接面对“祖神”,而不向帝神负责,帝神与人之间也因此没有共同遵循的准则。对人而言,

7、帝神只是“一种强大而意向又不可捉摸的神灵......看不出具有理性,恣意降灾或降佑”。这种文化现象,以宗教的形式反映了神与人、自然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1]。2 西周初年天人观的发展殷周之际,政治制度及宗教思想的变革甚为剧烈,在周公的直接领导下,周初统治者对殷商宗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确切地说,在相信天神方面,周公与殷人并无实质区别[2]。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于王朝兴替、天命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十分理性的思考。周公戎马一生,又摄政多年,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告诉他,单纯地相信天命,无助于永保周朝。因为天命也曾与夏、商两朝同在,现在又转移到周人身上。天命转移的原因

8、是什么?是天帝的好恶吗?如果是,根据又是什么?周公反思的结果是: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