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05881
大小:2.1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2-03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研究姓名:王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政治学理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指导教师:程良越20080501⑨硕士擘位论文MASTER’STHESlS1.1研究意义1导言进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研究,无论是对社会和用人单位还是对高职院校和毕业生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讲,关系到自身将来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讲,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
2、现。一个人的职业,在相当大的程度决定了他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发展与成才以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择业是人生关键性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因此,职业的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人的一生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上,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与自己的能力相符,就会乐此不疲,不断努力,奋发成才,在职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工作就不可能安心,更谈不上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就。由于大学毕业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究
3、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致在众多的职业岗位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朝三暮四、见异思迁。面临就业的选择,应该怎样分析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社会,已经成为大多数毕业生思考的焦点问题。进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研究,及时为学生提供正确、有效的就业指导,不仅可以帮助毕业生选择自己喜爱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能够帮助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要求,适应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要求,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
4、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就是学校的“产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产品’’是否适销对路,质量是否合格,需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评价。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通过它学校。瞿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l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社会需要什么专业、什么规格的人才,从而促使学校按照国家的人才培养要求,并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形成按需招生、按需培养、优胜劣汰的培养机制,以此提高高职院校人
5、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进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研究是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①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总量上来讲,我们国家的大学毕业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方面“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另一方面“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大量积压,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人才资源浪费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高
6、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效性研究,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就是要改变这种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使用人单位了解各类专业情况和使用方向,了解毕业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便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毕业生,使毕业生的才能、知识、兴趣与所从事的工作相吻合,真芷做到入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使毕业生充分地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达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圆1.2研究文献综述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我国就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黄炎培等从介绍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的理论与经验入手
7、,结合我国当时经济与社会状况,论证了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就业指导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而一度中断。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大中专毕业生“服从政府的分配,为人民服务”,就业指导主要表现为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就业指导被赋予了新的内容。1988年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学生司出版了《大学生求职择业指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初露端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
8、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基本就业制度确立,在严峻的就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