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

ID:32296166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2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_第1页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_第2页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_第3页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_第4页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政课实践报告关于“大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报告学院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班级:10级四班姓名:学号:成绩:2012年9月22日随着人们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直接找工作,而是选择了继续读研,读博,我们不排除有人仅仅是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但是大部分都是为了以后能找一份相对较好的工作,有大部分人甚至是为了逃避本科生激烈的就业形势,那么,为什么本科生就如此不好就业呢?不管是校园招聘,还是工作面试,甚至是参加电视求职节目,本科生没有企业需要的技能成了很多大公司拒绝求职者的重要理由。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看到这样的形势,确实会让人心寒,因为那些公司可能更会招

2、一些低学历但是有经验的人,所以,我们虽然付出了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成本,但回报却并不和付出成正比。究其原因,这和大学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有莫大关系的。为了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认识和探讨,这个暑假我做了关于这方面的社会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全部是在校大学生,主要分布在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贵州大学,长安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等12间大学,分布在6个省。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有用问卷78份。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有大约5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大约76%的人觉得工作不好找或者要通过关系才能找到一份工作,而有55%的同学认为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3、,和社会需求脱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大学课程的设置并没有考虑到课程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生产方式更是几乎年年更新,那么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专业性技术人才也在变化,而且现在企业越来越注重操作实践能力,但是大学似乎并没有理会这些变化,还是按照原来陈旧的专业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刚毕业就会被社会淘汰,他们会觉得在大学里学的东西根本用不到工作实践当中,同时,由于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过分注重理论的知识,导致了毕业生操作能力远不能达到企业要求,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会现状。实际上,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

4、、轻实践的弊端,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部分大学生专业理论与实际运用脱节,不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眼高手低,这也是造成他们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大学开设的课程,很多课程根本和专业知识扯不上关系,但是因为是必修课,学生是必须要学的,不然就拿不到学分,我们也是怕拿不到学分,怕不能毕业才不得不学的,实际上学习的太多太杂会让我们失去方向,不知道哪方面才是重点,结果是各方面都只学到了皮毛,看似什么都懂一些,但实际上什么都不懂。而且,很多专业课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不会提醒你哪些方面是要重点把握的,哪些是可以随便了解一下的,如果我们问哪些是重点的话,老师肯定会以为我们只不过是想要考试的重点而已,呵

5、呵。”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傅其杰同学这样说道。实际上我很能理解傅其杰同学的说法,就像我们专业吧,城乡规划,但是我们要学习环境化学,而且学的是是一些微观的知识,我们搞规划的怎么还要研究物质分子原子吗?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调查,我还采访了贵州省某建筑设计公司的杨总,他说:“现在的大学生出来是不能和有经验的高中生比的,因为他们虽然没有高的学历,但是他们的经验都是和企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当然这不能怪大学生们,这可能和大学的专业设置老化有关。”同时,我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戴教授,他告诉我:“学习知识到达一定程度可以拿到某某证,这是中国当代教育现状。有了某某证才能在某单位上班,这是中国当代企事

6、业单位用人的现状。所以中国无数创新人才逼迫放弃实践和创新,去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来应试,所以中国也就出现了无数应试天才却无实际工作能力的书呆子,大学已经失去了原有大学的意义,她不再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地方,而是成为了一种商业化的场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已经成为一种商品,要想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那么,既然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改善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湖北大学教务处长邵士权说:“大学应改正“因师设课”的局面,把中心放到学生上。大学的课程设置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一般高校都以“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和“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为主。对于专科生来说,应该偏重对

7、学生的能力培养;对于本科生来说,应该偏重于对学生的知识的培养。大学应该引导老师转型,积极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了解学生的需求及社会的需求,问题的关键在于修订学科专业目录的时候,必须科学、慎重对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要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的呼声不断。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校长易红表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依据社会需求,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我们将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起,结合学位条例的修订,适时修订专业目录,使之更加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