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265988
大小:5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02
《一草一木总关情(本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草一木总关情_____咏物诗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工具】Powerpoint课件【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游褒禅山记》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一草一木总关情。诗人在吟咏万物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二、运用六步教学法学习《子规
2、》和《葡萄》第一步:品读诗歌读准字音1、学生集体朗读这两首诗。2、教师范读诗歌3、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课件显示讨论题目,学生分小组讨论。)13①《子规》一诗中关于“子规”的传说你了解吗?诗歌是抓住子规的什么特点来写的?②后人评论《子规》一诗时,认为顾况能“俗中见奇,翻出新意”。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③《葡萄》诗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诗人的感情?又说明了什么道理?1)4、学生发言,教师点拨。5、教师总结:《子规》诗中抓住子规“冤亡”和“年年啼血”的特点来写。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由自
3、然联想到社会: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有同情、有愤懑、有讽刺、也有无奈,暗含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葡萄》一诗咏物、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意在委婉表达自己希望被在位之人大力援引的恳切心情。也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丰收的果实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1、师生共同归纳咏物诗的鉴赏技巧(课件显示)o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o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三、探究学习——品读《赏牡丹》、《小松》1、集体诵读这两首诗。2、请各小组自由品读、讨论《赏牡丹》和《小松》这两首诗,然后推荐一到两道最有讨论价值的题目,以供全班讨论。⒈
4、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3⑴诵读解意⑵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⑶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⑷手法:托物言志⒉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
5、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
6、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13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
7、,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
8、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