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

ID:32208807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1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_第1页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_第2页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_第3页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_第4页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1、之    “之”可以作代词,多为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以作动词,是“到”“往”的意思。“之”作代词、动词时是实词,这里只说明其作虚词时的用法及意义。“之”为虚词时常作助词。①   结构助词,译为“的”。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音节助词,用来调整章节,无意义,一般不

2、翻译。  例如:公将鼓之。     久之,日似瞑,意暇甚。     怅恨久之。④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⑤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以   “以”作动词时,是“认为”的意思,如“皆以美于徐公”。下面着重讲“以”作虚词时的用法。    (1)介词8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

3、个“以”表目的,来)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按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依靠)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如:屠惧,投以骨。(把)    徐喷以烟(用)    以衾拥覆。(拿)    (2)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例如:无从致书以观。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令辱之,

4、以激怒其众。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 例如:俯身倾耳以请。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于    “于”为介词,主要用法有:①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从”。8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在)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②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同”、“到”等。例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

5、也,告之于帝。(向)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给)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③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或不译。 例如: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贤于材人远矣。④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例如:受制于人。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⑤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而    “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和”、“又”。 例如: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    起坐而喧哗者。    生于忧患而死

6、于安乐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②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表示承接关系)    日出而林霏开③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代表转折关系)    足肤皲裂而不知。④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例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7、醉翁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⑤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焉    “焉”可作代词,相当于“之”、“哪里”,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且焉置土石”。这里只讲其作助词、兼词时的用法和意义。(1)语气助词     ①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了”,也可不译。      例如:可远观不可亵玩焉。②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

8、可译为“在这(那)里”、“从这(那)里”。  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在那里)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从这里) 6、为     “为”可作动词,表判断,相等于“是”。如“中轩敞者为舱”;或可译为“做”、“成为”“认为”,如“孰为汝多知乎”。下面讲“为”作介词、连词、助词的用法。(1)介词 ①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对”、“替”等。  例如:为天下唱。(向)8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②表示原因或目的,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