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教学设计

《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教学设计

ID:43062199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教学设计_第1页
《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教学设计_第2页
《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教学设计本视频主要讲解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下面进入课题的学习。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1.“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

2、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注:“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主人处处款之(《于园》)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二)“之”用作助词,有五种情况: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

3、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3.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5.“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如:久之,目似瞑(《狼》)(三)“之”用作动词。

4、译为:“去”、“往”、“到……去”。如:①至之市《郑人买履》②辍耕之陇上(《陈涉世家》)练习学生完成练习,自我检测对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的理解,独立完成练习,并核对答案。练一练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2.二世杀之()(《陈涉世家》)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5.怅恨久之()(《陈涉世家》)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7.余悲之()(《捕蛇者说》)8.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

5、者说》)参考答案:1.动词,去、往2.代词,他,指扶苏3.代词,指这件事4.助词,的5.助词,无实意6.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7.代词,他8.代词,这些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