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贡貂制度分析

清代东北贡貂制度分析

ID:32193741

大小:1021.6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01

清代东北贡貂制度分析_第1页
清代东北贡貂制度分析_第2页
清代东北贡貂制度分析_第3页
清代东北贡貂制度分析_第4页
清代东北贡貂制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东北贡貂制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贡貂制度的创制与实施(一)贡貂制度的创制貂产自于黑龙江流域,属于珍贵毛皮动物,自古以来在这居住的少数民族便以捕貂为业。根据《后汉书》记载:“挹娄,古肃慎国也,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土地多山险,人形似夫杀,而言语各异。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①对于居住在东北南部,尤其是中原地区的人来说,在严寒的冬季,貂皮衣帽不禁是最好的保暖服饰,更因为貂皮是贵重的奢侈品,所以貂裘、貂冠就成为权贵的象征。王士祯在《池北偶谈》卷四《谈故四·玄狐》中提N-“本朝(

2、清朝)极贵玄狐、次貂、次猞猁狲。玄狐惟王公以上始得服。康熙十一年,重定衣服等威之制,三品以上始得服貂及猞猁狲,未久复故。”@由此可见,王公贵族都以穿貂裘,戴貂帽为荣,所以,清代捕貂业尤为兴盛。清朝在统一黑龙江流域过程中及以后,对所归顺的少数民族明令:“每户每年贡纳貂皮一张”,如此的明文规定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贡貂制度的实施初期可追溯到清太祖和清太宗两朝,文献中提到最早的纳贡记载是:“(明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己亥,东海渥集部之虎尔哈路长王格、张格率百人,朝谒,贡黑、白、红三色狐皮,黑、白二色貂皮,白此渥集部之

3、虎尔哈路,每岁朝谒。”@入关前,清统治者对前来的贡貂者即时赏赐,并设宴招待,也对各部首领及随从来朝者进行安抚的举措之一。随着清朝逐步问鼎中原后,贡貂制度逐渐明确化,有明文规定对居住黑龙江地区的索伦、达斡尔、鄂伦春、毕拉尔等少数民族每户“岁纳貂皮一张”,而对居住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的少数民族居民,规定定期按户交纳貂皮。回赏则按照贡貂人的身份地位来分赏物品,在回赏的物品中,一般都以衣服,布料为主,再就是梳子、包头、带子、针线、棉花等生活日用品。清朝入关之初,贡貂制度曾一度中断,其间清政府主要是集

4、中精力镇压全国各地的抗清势力,以平定天下,维护其统治,无暇管理东北边疆地区的问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反击俄罗斯的侵略后,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后,清政府对黑龙江流域各少数民族的管理才步入正轨,使贡貂制度才进一步明朗化,随后在康熙中期时制度化。维护了清朝统治者与边疆民族维持臣属关系,进而巩固了清朝边疆稳定,即达到了怀柔各民族的目的,也给各族带来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因此也受到了各部众的欢迎和支持,具有一定“仁抚远民”的作用。①《后汉书》卷八五,《挹娄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812页。@《

5、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第94页。@《清太祖实录》,卷3,第1页。4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贡貂事宜的管理根据档案记载,清朝对黑龙江下游以及乌苏里江两岸和滨东海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赫哲费雅喀人,对居住在库页岛上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库页费雅喀人,对他们都是以姓氏(哈喇)和村屯(噶珊)为单位,编入户籍,“各设姓长、乡长,分户管辖。”①其中赫哲费雅喀人共有五十个姓,最初为宁古塔副都统管辖,在乾隆四十五年划分为三姓副都统衙门管辖。库页费雅喀人共有六个姓,由三姓副都统衙门管辖。清初时是在宁古塔(今牡丹江

6、市宁安县)进行贡貂的,距离宁古塔远的,如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赫哲人,则去普禄乡贡貂,清政府届时派官员前往收取貂皮。康熙五十三(1714年)年始设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协领衙门,负责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一带居民的贡貂和赏乌林事宜。雍正十年(1732年)三姓设副都统,黑龙江下游及部分乌苏里江下游各民族改至三姓贡貂,由此黑龙江下游及乌苏里江以东各民族贡貂都移归三姓副都统衙门办理。对于距离较远的地方,则由三姓副都统派出官员,前往临时设立行署,就近贡貂。根据清政府的规定,凡是被编户的黑龙江流域各族,

7、每户每年必须向清政府贡纳一张体大、毛厚、色匀的优质貂皮。清人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提到:“选貂之制,将军、副都统坐堂上,协领与布特哈总管分东西席地坐,中陈貂皮,详视而去取之。甲乙既定,钤小印于皮背,封贮备进,然后印掷还之皮,而皆刖其一爪。如皮背无印而四爪全者,私货也,事干例禁,人不敢买。贡貂有一等、二等、好三等、寻常三等之分。嘉庆十五年,选定一等四十二张,二等一百四十张,好三等二百八十张,寻常三等四千九百四十三张,岁大略如是。而列一等者皆雅发罕俄伦春及毕喇尔物。”回这段文字清晰详细地描述了怎样选取好的貂皮

8、,对貂皮的质量进行分等,并有效防范人们在未进行贡貂前私下进行貂皮的买卖。由于各部落居住分散,路途不同,各部前来贡貂的时间也有所差别。三姓副都统镇国将军宗室傅尔松阿给将军衙门的咨文中曾有记载:“乾隆十九年,五月间,已派我处正黄旗下佐领董萨那、委笔贴式常保等前往约定之奇集噶珊,对贡貂之耨德、杜瓦哈、雅丹、绰敏、舒隆乌鲁、陶该六姓额定一百四十八户颁赏乌林并纳其貂皮。据董萨那等于九月间返回后禀称,派我等带去一百四十八套乌林,已于六月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