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2

重庆《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2

ID:32175962

大小:54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1

重庆《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2_第1页
重庆《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2_第2页
重庆《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2_第3页
重庆《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2_第4页
重庆《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1、“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正确        错误2、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正确        错误3、颜之推承袭了孔孟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十分注意对子女道德的教育。()正确        错误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正确        错误5、“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

2、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子语类》)此句话讲了“诚”和“敬”对一个人立身做事的重要性。()正确        错误6、孔子认为“过,则勿惮改。”,意思是有过错,不要怕改正。()正确        错误7、王夫之认为“性”有“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之分。()正确        错误8、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正确        错误9、《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正确        错误10、

3、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正确        错误11、颜之推提倡“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是指人要博览群书,不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正确        错误12、《对贤良策》的道德教育内容:树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俺人,以义正我;必仁且智。()正确        错误13、大乐必繁,大礼必复。()正确        错误14、《名夷待访录》是梁启超的代表作。()正确        错误15、《学记》认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从事教育的人,就是发扬

4、人的长处而挽救人的过失的。()正确        错误16、颜之推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正确        错误17、梁启超把教育活动大致分为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正确        错误18、王夫之认为所谓后天之性就是指人的自然之质。()正确        错误19、《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正确        错误20、中学语文教材选有梁启超的作品《少年中国说》。()正确        错误二、单项选择题(共44道,每题1分,共44

5、分)21、宋代理学家把()、《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A.《中庸》B.《三字经》C.《弟子规》D.《诗经》2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出孔子()。A.善于为别人谋求福利。B.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C.不喜欢批评学生。D.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23、在对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张()。A.人性善B.人性恶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24、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下面的注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洋洋:盛大,浩瀚

6、无边。B.优优:很多的忧愁。C.其人:指圣人。D.凝聚:引申为成功。2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揭示了()规律。A.教育B.学习成败C.道德教育D.人的成长26、“乐”的起因是:()。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B.是由不同是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27、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书院》和()。A.《广师说》B.《取士下》C.《习性诸论》D.《取士上》28、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这体现了孟子()的精神。A.诲人不倦B.循序渐进

7、C.由博反约D.因材施教29、梁启超在《欲强中国必兴学校》中指出救亡图存必须以()为本源。A.和平谈判B.制度改革C.武装革命D.学校教育3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31、运用在学习中,《中庸》强调()。A.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B.主体的主导作用C.客体的主观能动作用D.客体的主导作用32、《中庸》一开头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只是继承了思孟学派(

8、)的思想。A.天命论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