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ID:32174268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1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_第1页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_第2页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_第3页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_第4页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马跃敏             (平顶山学院中文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2) 摘要:《古诗十九首》集中表现了人的困境和生命意识的高扬,在文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意义。传统研究肯定其艺术性而否定其思想内容的评价显然是不完整的。《古诗十九首》突破了两汉传统诗教而强化了诗歌个性化的抒情,开启了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它孕育形成的个性化,抒情化,审美化的社会思潮使文的自觉在魏晋六朝成为必然。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文的自觉;文学史意义   《古诗十九首》对生命意义的深

2、切思考和率真表达是超越其前期任何作品的,孕育着文学自觉的因子。它标示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表现的游子思妇各种复杂感情,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它首先突破了传统诗教的束缚,使诗歌成为个性化的抒情,在礼教和世俗之间的徘徊,也是当时士林风气的折射,而诗缘情是文学自觉的关键。其次是文人对文学的风格及审美特征有了自觉的追求,从内容和形式上产生了一系列突破和转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魏晋南北朝漫长的文学自觉之路,正是由此为契入和演进的。                                   一    以往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大

3、体上有两个传统。一是以《文选》李善注为代表的以释典释事为主的传统,他们强调对诗歌字、词、句、典的解释。另一个是以元人刘履《选诗补注》为代表的以释义为主的传统,他们强调诗歌命意的说明。后者多以比兴观念来解读诗歌,认为十九首表达的男女恋情和相思离别必关教化,必有寄托,以至于“臣不得于君”“士不遇知己”成了家常套语。这些传统成果,为我们了解古诗作者、内容及艺术性提供了基础资料,而对《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线索上的纵向讨论却不够深入,实为美中不足。在长期的文学史评论中,往往肯定其艺术特色,而把其思想内容尤其是人生态度归于消极颓废,直到近来才对其个体生命意

4、识和享乐人生态度给予较高的评价。《古诗十九首》是当时士人普遍的愁苦、焦虑与伤感的集中反映,作为典型的抒情诗,它在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也正是基于其对生命意识的高扬以及对此毫无矫饰、大胆率真的表达。这些作品揭示的人生哲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都使《古诗十九首》意6—————————作者简介:马跃敏,1971年生,河南汝州人,平顶山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蕴深邃并且诗意盎然。    若探讨十九首生命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便会发觉,东汉末年文学风格正处于由西汉形成的恢弘壮丽的浪漫格调向关注流连哀思个性抒情转折的十字路口,社会地位的转化与士人心态的变易

5、是其表象,创作主题的突破才是其深层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将,这种生命自觉昭示了儒学传统诗教的坍塌。当大一统的辉煌壮丽连同梁园氛围一同成为扬州旧梦,凶险的时代与解体的儒学诗教使文人的心灵与创作都蒙上了哀伤和不安。其中的失落和痛苦反映了文人地位从帝国形成前的独立走向依附时的忐忑和焦虑,当政权不能庇护这种依附时,个体的失落与痛苦无意中却孕育了诗性精神的高扬。由于现实的追求往往是失落的,及时行乐和人格萎缩便成乱世一景。其中虽不乏以天下为己任清刚贞亮的党人名士,也有全身远祸又追求精神生活的玄儒名流,但更多的则是追名逐利和不时营造另一精神家园的俗士。后者则是《

6、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队伍。在游学游宦为特征的世俗风气中,大批中下层文人把生活中的失意和精神抑郁用文学表现出来,生长出其永恒的意义——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反思与取舍。“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这些真实的悲慨形成了及时行乐及向往美好自由的情绪及精神寄托。而儒家诗教的破碎也是明显的,“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憾轲长苦辛”……精神的困惑和拯救使玄学思想在乱世生长起来,他们对生命的放纵有了新的理论基点,“为乐当及时,何必待来兹。”“若昼长夜短,何不秉烛游”……文人

7、诗歌突破了传统诗教“美人伦、厚教化”的言志空间,使之成为抒发个体生命经验的重要方式,真正把诗歌带到了缘情的道路上来,这使得《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有了某种转折标示的意义。    生命意识应是源于对生命有限性和生存价值的深远认知与哲学感悟,并自觉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永恒,力求实现生命的理想境界。“我们必然要死亡,这一事实对人来说是不可更改的,人意识到这一事实,这种意识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的生存”①而对生命脆弱的悲哀及生命焦虑的消解无疑在深层影响着文学史的走向和品格。从建安文学的勤勉功业,到正始文人狂放于药及酒,直至陶渊明不以生死为念顺其自然的

8、态度,甚而连同永明文学对声律美、宫体诗人对女性的审美观照无不是文学对生命的求证,审美意识的自觉,先秦文学中此种因素是很难见到的6。这些都是以对生命的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