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doc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doc

ID:32158194

大小:208.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01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⑴减法的性质⑵除法的性质⑶简便运算二、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于这些运算定律,学生在前面几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大量实例,有着

2、良好的认知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教材注意了这样几个方面:(1)相对集中教学,以便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简便计算”的小节里,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

3、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内容结构如下: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12课时进行教学。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第二课时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第三课时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四课时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第五课时乘法分配律第六课时乘法分

4、配律的应用第七课时连法的简便运算第八课时加减计算的灵活应用第九课时连除的简便运算第十课时乘除的灵活应用第十一课时乘加的灵活应用第十二课时复习第一课时加法的运算定律一、教学内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8、29页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五第2-4题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

5、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定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概括规律。难点:用不同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四、教学重准备:教具:课件学具:无五、教学过程:㈠情境导入1、出示主题图师:李叔叔是一个热爱旅游,热爱运动的人。上周六他就骑车去东钱湖游玩。他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提问:他周六一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学生口述算式并给出答案。(生:40+56=96(千米)板书)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生:56+40=96(千米)板书)㈡教学新授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⑴师:观察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0+5

6、6=9656+40=96(生:加数没变,位置换了,和不变)⑵师:左右的两个算式你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吗?(生:用等号。)师:你们还能写出几个像这样的算式吗?(选学生举例3组,然后板书。)师: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下这几组算式,他们之间存在着我们刚才发现的关系吗?⑶师: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下,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在加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多请几位学生起来说一说加法交换律。)师: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生:△+☆=☆+△x+y=y+x)⑷师:很好,同学

7、们真聪明,会用这么多的方法。那我们数学家常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⑸师:接下来,考考大家,加法交换律掌握的怎么样,请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数。300+600=()+()()+65=()+35(请学生起来回答自己的填写情况,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提问,你是为什么这么做的,这么做得根据是什么。)(生:依据加法交换律,交换下连个加数的位置就可以了。)⑹师:学习掌握了加法交换律,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其实在以前,我们早就应用它解决过计算问题,想一想,我们在哪里用到过加法交换律?(生:笔算加法的验算方法。)1、加法结合律⑴师:我们学习

8、了加法交换律,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加法的另一个定律,请看题。这是李叔叔上周三天的骑车记录,周四88千米,周五104千米,周六96千米。提问:请大家列式计算,李叔叔上周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⑵学生列递等式(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