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doc

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doc

ID:32149588

大小:30.0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31

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doc_第1页
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doc_第2页
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doc_第3页
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doc_第4页
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研究论文-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   纵观文学史,各个时代的文学都是根据时代需要,通过不断地继承和创新而发展变化的。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刘勰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文学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通变理论论述了文学的继承和创新问题,他的通变理论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光辉,主张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强调文学的创新是其通变论的主旨,并且主张既要在形式上创新,也要在内容上创新。刘勰不仅提出了通变理论,而且以其《文心雕龙》成功地实践了他的理论,其中的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包括通变理论本身等都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

2、进一步发展创新而成的,做到了既有通又有变。     一     (一)通变的辩证关系   所谓“通”,就是文学不变的常规。“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通变》)诗赋书记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尽管它的体制形式不一,而“序志述时,其揆一也”,即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在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序志”)和表现时代(即“述时”)这一根本问题上,是有共同点的。刘勰认为: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从“变文之数无方”“明其然”,也就是从纷繁的、各式各样的体制和风格中看到它们的基本点,正因为文学在它

3、的基本点上是有规可寻的,所以就必须继承遗产,借鉴前人的经验,即所谓“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创作才不至于匮乏(即“通则不乏”)。例如在《时序》中,刘勰认为楚辞之大放异彩(“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并非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前代的影响,同时又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爰其汉世,迄至成哀,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灵均余影,于明乎在。”这是所谓“通”的一面。   仅仅有“通”,而没有“变”是不行的。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文学艺术也必须勇于革新创造,例如梁·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

4、论》中说过:“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刘勰更加强调这一点,要求“酌于新声”,“日新其业”,“趋时必果,乘机无怯”,刘勰认为这一点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地革新创造,文学才会不断发展,即所谓“变则其久”;而要革新也就必须继承,即所谓“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风骨》)“新意”和“奇辞”的创造,都是离不开继承的,不然就会“虽获巧意,危败亦多”(《风骨》)。只有“通”、“变”结合,文学才能够“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才会有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刘勰在《物

5、色》中说的“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的道理。   刘勰认为,变有两种:一种是不要通只要变,完全违背文学创作的传统经验的变,如《通变》所说的那种“竞今疏古,风味气衰”的变;《定势》说的“逐奇而失正”的变。对于这种表面上是创新,“跨略旧规,驰鹜新作”(《风骨》),而实质上是形式主义的“逐新趣异”(《声律》)的变,刘勰是坚决反对的。这也是刘勰所反对的当时的文风之弊病,他在《定势》中说“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求也,反正而已。”在《明诗》中更对形式主义的“穷力而

6、追新”,“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另一种变是在通的基础上的变,就是在继承文学创作的传统经验的前提下,用新的方式来发扬传统精神,灵活地运用历代承传下来的方法,充分地体现文学创作的独创性。这种变就像他在《风骨》篇中所提出的:“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也是《定势》篇中所提出的“执正以驭奇”的那种变,这是刘勰所提倡的。简言之,刘勰反对“竞今疏古”、“习华随侈”的新变,而主张“资故实”、“酌新声”的通变。   因此,在文学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上,刘勰强调的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7、刘勰认为:一方面,“体必资于故实”,即要学习古人各种文体的创作规律和技巧;另一方面,“数必酌于新声”,即要凭着自己的气性才情,用今天的语言,创作今天的时文。他反复强调“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就是告诫我们:继承必须革新,革新不废继承,因为“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唯其如此,文学才具有不朽的生命,永久的魅力。刘勰要求于作家的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即要学习借鉴古人的作品,根据今天时代的要求,创作出有特色的脱颖之文。他清楚地认识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学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可以积极倡导文学要“

8、酌于新声”。由此可见,他对文学继承与创新的见解是精到而深刻的。“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等等都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文学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二)变即创新是刘勰通变论的主旨   刘勰在论述通变的过程中,其主要着眼点在论变,即强调变,变居于主导地位。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