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12694
大小:37.7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31
《历史学论文-读里耶秦简札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学论文-读里耶秦简札记2003年1期《文物》月刊已公布里耶秦简发掘简报及部分资料,[1]李学勤先生也发表了《初读里耶秦简》的文章;其后张春龙等先生又在《中国历史文物》上对部分简牍进行了考释,读到这些文章,感到很受启发。承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先生和整理者张春龙等先生的关照,笔者多次参观了这批正在清洗整理中的简牍,深知里耶秦代简牍极为珍贵,内容极其丰富,现将读简学习过程中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写出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九九表。 这个“九九表”横行分六栏书写,并不按照数字九、八、七、六等顺次分栏,竖列不对齐。九九八十一 [八九]七十二
2、七九六十三 六九五十四 五九卌五 四九卅六三九廿七 二九十八 八八六十四 七八五十六 六八卌八 五八卌 四八卅二三八廿四 二八十六 七七卌九 六七卌二 五七卅五 四七廿八 三七廿一二七十四 六六卅六 五六卅 四六廿四 三六十八 二六十二 五五廿五 四五廿三五十五 二五而十 四四十六 三四十二 二四而八 三三而九 二三而六二二而四 一一而二 二半而一 凡千一百一十三字
3、 6-1与过去发现的“九九表”不同,这个表多了“二半而一”一项,这实际上已经是小数运算。最后说“凡千一百一十三字”,是表中所有的乘积之和。整理者说,同出的木牍中还有类似的“九九表”,文末也写有“凡一千一百一十三”,可见这里的“字”字是衍文。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秦代的九九表与我们所见到后世的九九表形式不同。在湖南张家界古人堤东汉遗址出土的一张九九表残文作:…… 七…… 六七卌二 …… 四五廿 七九六十三 六八卌八 五七卅五 四六廿四 三五十五 □六九五十四 五八卌 四七廿八 三六十
4、八 二五如十五九卌五 四八卅二 三七廿一 二六十二四九卅六 三八廿四 二七十四三九廿七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我们在整理古人堤简时曾指出,这种式形的九九表,曾在楼兰文书中见到过,那是写在两张残纸上的九九表,为斯文赫定发掘,孔好古编号为C.P.22.15和C.P.22.16,[2]我做过复原,应为以下形式: 九九八十一 八八六十四 七七四十九 六六三十六五五廿五 四四十六 三三而九 二二而四 一一而一八九七十二 七八五十六 六七四十二 五六三十 四五廿 三四十二 二三而六 一二而二七九六十三 六八
5、四十八 五七三十五 四六廿四 三五十五 二四而八 一三而三六九五十四 五八四十 四七廿八 三六十八 二五一十 一四而四五九四十五 四八三十二 三七廿一 二六十二 一五而五四九三十六 三八二十四 二七十四 一六而六三九廿七 二八十六 一七而七 二九十八 一八而八一九而九 ▲两种形式的九九表,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完全没有按照数字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的倒阶梯形格式分列,其次是后者没有“二半而一”一项。按照目前已经看到的里耶简的形制而言,如果要做成可以书写后者形式的比较宽大的木牍,是完全没有问
6、题的。另一方面,象后者一样的倒阶梯形格式,清晰,醒目,便于查检,先秦与秦的学者应该早就在这样使用九九表了,不会迟至东汉才创造出这样的排列形式。由于后者书写起来需要较大空间,因此,我们推测,里耶九九表是一种可以随时查检的便携本。 二、迁陵邮路里程表。里耶简牍中发现大量记有“迁陵”字样的文书,而且从这些简牍的性质看,都是应当保存在迁陵县廷的文书及副本,考古发现的里耶战国古城,有完整的城墙、护城河轮廓,应当就是当时的迁陵县治,并沿用至秦末。《汉书·地理志》属武陵郡,今湖南省保靖县城关仍名迁陵镇,境内之四方城有汉代城址,是汉代的迁陵县治。里耶简中还发现了过
7、去不为人所知的秦代的洞庭郡的建制,迁陵正是洞庭郡的属县。里耶简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类行政文书,秦代中央政府的行政文书,由咸阳送到洞庭郡,再由郡以次传送属县,到达迁陵,迁陵丞办理处置或再下发。这些文书主要是通过邮置传递的。1、迁陵以邮行洞庭。 6-22、鄢到销百八十四里 销到江陵二百卌里 江陵到孱陵百一十里 孱陵到索二百九十五里 索到临沅六十里 临沅到迁陵九百一十里 □□千四百卌里 16-5216-2是邮路里程简,记录从鄢到迁陵的邮程的
8、距离,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邮置系统里程核定表,里程表是为统计邮人行书工作量、考核地方行政文书传递速度而设定的。这种里程表,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