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4562
大小:10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20
《中考开放性试题例析及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开放性试题例析及备考策略佛山市华英学校岳建兵近几年中考化学开放性试题的设置,体现了贯彻“有利于实施初中素质教育,有利于中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注意考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类试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命题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挑战,引导教师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摒弃死守书本、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而形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思维品格。佛山市实施新课标教学已经四年了,作为一名基层初中化学教师,本人有幸参加了这项课程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下面就近几年来本人对中考化学开
2、放性试题的一些看法和探究与各位专家和同行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新课标、新教材、新题型1、开放性试题是新课程标准对中考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要始终坚持民主、科学、开放的原则;坚持体现课程内容引人入胜和课程的个性发展价值。”本人认为,这里所说的民主是指考试也要面对学生中的群体,即,要让每一位学生感觉到他努力学习的成果被学校和老师所认可,而不是像以往的考试那样,出一些“偏题、怪题”来为难学生,从而导致一些学生感觉到在考场上“英雄无用武之地”,即:所考往往非所学,所学往往又没考,久而久之,学生会因为在一次又一次“分数”面前失败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正是我们
3、化学教师造成化学“人才流失”重要原因所在。开放性试题正是为了克服这一考试的弊端,要让学生哪怕是在中考考场上也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开放性试题是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的一个新的题型。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此类试题往往具有条件开放性(给定多余的条件或者没有限制条件)、思维发散性(不同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惯用的思维方式、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采用适合自己思维进行实验)、结论多样性(可以得到多个并列的答案)等特征,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评价的要求,使笔试评价达到“突出以学生为主,充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征
4、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开放性试题有利于达成新课标对化学学习的要求开放性试题一般具有以下八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正好迎合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要求,对参与并享受学习化学过程的要求,对面向群体、发展个性的要求。第12页共12页笔者认为,很好地解读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种教学情景,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更好地解答这类题型,从而,真正实现“突出以学生为主,充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征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的。下面我从以下八个方面简单地解读一下开放性试题的特点。(1)、思维的发散性。例1:请用不同的方法
5、区分蒸馏水和自来水。对提出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是开放性试题的本质特征。(2)、结论的不确定性。例2:时尚流行补铁、补钙、补锌、补碘等,请你选择一个主题,收集有关信息,谈谈看法。指解题时可以根据视角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得到不同的结论。(3)、过程的探究性。例3: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铁和氧化铜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解题时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自己制定解决方案,因此需要较强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BA(4)、条件的不对称性。例4:选用简单的仪器和药品来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包括解题条件不充分,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补充条件或进行讨论,
6、或者解题的条件有多余,可以利用不同的条件进行解题。(5)、教学的层次性。例5:指出右图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有洗气、储气等用途。①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瓶子装满水后,氧气从(填“A”或“B”)导管进入集气瓶。②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则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应与(填“A”或“B”)连接,该装置在病人吸氧过程中的作用是__。(6)、知识的综合性。例6:根据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找出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溶解度和该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着重考查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诊断评价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的能力。(7)、情境的模拟性。例7:为什么不能用铝锅长期盛放食醋?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题目情境模拟现实、科学发现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有利于联系生活、科技、生产、社会。(8)、内涵的发展性。第12页共12页例8: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试根据该图推断X、Y、Z、甲、乙的化学式。(答案不止一组,请尽可能寻找出合理的答案)随着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的增多,结论会越来越多,内涵也会越来越丰富,能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