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032567
大小:1.61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1-30
《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的分析及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的研究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albicansCFUC.spp邛IDMSoFCZFICI5-FcHNKICZMICMICsoMICgoMorSNCCLSPBSRSs.引DSDA英文缩略词(Abbre、'inttom英文全称中文全称AmericanTypeCultureCollection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mphotcricinB两性霉素BCandidaalbicansClonalFormationUnitCandidaspeciesInvasivefungalinfectionsDimethylsulphoxideFluconazoleFrac:tio
2、naryInhibitoryconcentrationIndexFlucytosine.honoki01Itraconazolemi伍malinhibitionconcentration50%MinimalInhibitedConcentration90%MjnimalInhibitedConcenU'ation3-(morpholino)propanesulfonicacidNationalCommitteeforCI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PhosphatebuffersolutionRes
3、istanceSusceptibledose-depcndemSabourauddextroseagar白色念珠菌菌落形成单位念珠菌属深部真菌感染二甲基亚砜氟康唑分级抑菌浓度指数5.氟胞嘧啶和厚朴酚伊曲康唑最小抑菌浓度抑制50%被检测菌株所需的最小药物浓度抑制90%被检测菌株所需的最小药物浓度3.吗啉基丙磺酸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美国)磷酸盐缓冲溶液抵抗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沙堡罗葡萄糖琼脂:埘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4、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本学位论文成果是本人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论文成果归四7i『大学所有,特此声明。申请人指导教师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及念珠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研究生:张莉敏导师:范昕建教授中文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药敏结果;检测不同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FCZ)、伊曲康唑(Icz)的体外敏感性,
5、了解耐药现状;初步了解和厚朴酚(HNK)的体外抗念珠菌活性;为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及早诊治、为抗真菌药合理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资料。第一部分深部真菌感染129例临床分析回顾性调查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2005.9.2006.9期间,129例经真菌培养及/或病理活检证实的深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感染部位以及产生感染的各种因素。结果显示:老年、住院天数超过40天、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急性胰腺炎等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好发人群。应用广谱抗生素、接受放化疗、侵袭性操作、手术等是院内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
6、。严重的基础疾病和ICU中较长的治疗时间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病原学结果显示:院内真菌感染以念珠菌为主,占90%,其中白色念珠菌分离率占22%。热带念珠菌及其他非白色念珠菌分离率较同期国内外资料高。隐球菌仍是院外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少见的真菌感染增高。唑类药物仍是最常用的一线抗真菌药物。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率高达50%和38%。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二部分念珠茵的体外葑敏试验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了FCZ与ICZ对150株酵母茵的体外活性;检测HNK对24株念珠菌的抗菌活性及与唑类药物联用后的联合
7、抑菌指数(FICI),并在透射电镜(TEM)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64550后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150株实验菌株对FCZ和ICZ的敏感率分别为89%和74%。白念珠菌对FCZ的耐药率为9%;对ICZ的耐药率为15%,对FCZ的MIC∞为499/ml,对ICZ的MlC90为2pg/ml。唑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部分耐药菌株没有应用抗真菌药物的背景。4株克柔念珠菌中2株对ICZ耐药(R),1株为剂量依赖性敏感(S-DD);2株对FCZ为S-DD。9株光滑念珠菌中,3株对ICZ耐药,3株为S-DD
8、。和厚朴酚体外对实验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范围为12.5~10099/ml。与唑类药物联用呈现无关或拮抗作用。透射电镜(TEM)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发现:与空白对照相比,药物作用组真菌细胞部分细胞膜不完整,内容物外露,细胞变形,靠近细胞膜处有较大面积低电子密度区,细胞质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