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

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

ID:31991071

大小:808.61 KB

页数:169页

时间:2019-01-30

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_第1页
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_第2页
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_第3页
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_第4页
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思想规范以及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它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民族的教育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基于文化的兼容性和双重性特点,日本传统文化与德国理性主义文化、美国实用主义文化形成了内外文化的张力关系。在这种动态平衡中,日本传统教育观与美国新闻教育理念、德国新闻教育理念产生多次碰撞、冲突。依据文化相近性原理以及文化的稳定性、独特性特点,日本高等新闻教育选择了德国古典大学的新闻教育理念和模式作为样板。高等新闻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哲学

2、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具有提出和解释高等新闻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功能。本研究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理论,提取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理念的核心概念——重学轻术。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在创办之初就以学术研究为主旨,传承德国新闻理论,明确了重学轻术的教育理念,新闻学由此在日本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上智大学新闻学系虽然是日本最早的以培养新闻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但是在重学轻术理念的统率下,其课程体系中却丝毫反映不出对于新闻业务类课程的关注。能够进一步说明重学轻术理念根深蒂固的是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它是二战

3、之后由美国实用主义新闻教育理念催生的,但是执著于学术价值追求的学者们坚持用哲学的视角审视新闻学,批判地分析现实媒体,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应然追求,始终恪守学术自由原则。从整体看,日本高等新闻教育就是新闻学教育,采写编评等新闻记者的职业技能教育从未踏入大学的讲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社会信息学等相关学科,新闻学研究领域泛化。对此,学院派的新闻学者认为,在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而逐渐扩散、细化的大众传播学、社会信息学之中,功利性的合作研究增加,围绕言论展开的新闻学研究在不知不觉间被

4、弱化。而积极从事大众传播学、社会信息学、媒体学研究的大学则标榜自己通识教育的特征,突出培养具有媒体素养和批判精神的公民的基础修养教育目的。可以说,新闻学研究领域的扩展为全面实施以媒介素养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奠定了基础;新闻学融入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社会信息学,以其基本理论解决信息时代出现的非技术层面的核心问题。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新闻学在日本正逐渐趋于基础性的地位。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建构合理的教学体系才能保证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位于京都的同志社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新闻学专业从1948年创立到2005年更名为

5、媒体I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学系,一直坚持以批判的视角审视媒介的本质,坚持把学术研究放在首位,通过培养具有媒介素养的国民,延伸媒介批判的传统,监督媒体履行社会责任。以此为出发点,它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配备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本研究以日本同志社大学媒体学系为个案,详细介绍了以重学轻术为主流理念的日本高等新闻教育教学体系的特征。日本的新闻学者们可以接受新闻学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向,却坚决抵制实用技能训练进大学,因为他们认为提高国民的媒介素养可以进一步发挥新闻教育批判媒体的作用,能够继承传统

6、新闻学理念的价值追求。即使目前出现的产学协同现象,在大学一侧也以新闻理论、新闻伦理为主要教学内容;即使接受了媒体企业的经济资助,大学也仍然以学术自由为价值取向。其实,日本高等新闻教育追求的正是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倡导的大学既要与社会保持联系又要有所坚持的学术理念,这种以调和方式出现的学术价值追求正是重学轻术理念在信息时代的延伸。日本的高等新闻教育制度中职业技能教育基本不存在,我们以往所说的“日本新闻教育不发达”,主要是在这一语境下展开的。那么,发达的日本新闻事业的运转是靠什么来支撑的呢?如果从广义新闻教育

7、的概念上理解,企业内部培训与高等新闻教育二元并行,共同构成了日本成熟的新闻教育制度形式。全球化时代也是文化多元化时代,评价各种新闻教育制度的视角也应该是多样的。只有最适合本土文化的新闻教育制度才是最先进、最有效的。日本高等新闻教育的典型性就在于它最符合日本文化的特点,它是日本文化的产物,它将继续遵循着重学轻术的理念发展下去。关键词:日本高等新闻教育;新闻教育理念;重学轻术;二元并行II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AbstractCultureembodiestheoverallcharacteristicso

8、fanation,whichcanbereflectedintheideologicalnormsandpatterns.Culturerestrainseducationalprocessesandatthesametimethedifferencesineducationmirrorthedifferentculturalbackgroundsandtraditions.Basedonthecompatibilitya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