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908671
大小:5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26
《哲圣老子----老子文化及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圣老子----老子文化及影响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司马迁《史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人,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一书共81章,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言,博大精深,犹如长江浩海,任人取酌。陆游有《读〈老子〉》诗云: 《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 管窥那见豹,指染
2、仅尝鼋。 一、《老子》的哲学体系 老子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哲学之父,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道”、“德”、“有”、“无”等等,都是老子提出的。《老子》一书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包含一个较为完整的哲学体系。 (一)“道生万物”的哲学本体 《老子》的哲学体系是以“道”和“德”为中心展开的。“道”和“德”的关系,是“体”和“用”的关系,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经验上就是“德”,“德”是“道”的运用和体现。 1、“道”的本体论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
3、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包容一切,无所不在,无细不及,周行不止。 所以,老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等多重含义。老子“道”的观念,冲破了天帝造众生的神论观点。 自从老子赋予“道”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道”就成了中国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概念。 2、“道”的宇宙生成论 老子以其特有的智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逻辑推理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宇宙演化模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 “一”即阴阳未分前的宇宙混沌一体;“二”即宇宙剖分的阴阳二气;“三”即阴阳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三生万物”,即阴阳对立生成新的统一体。 这一模式表明中国人2500年前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探索世界的统一性,对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道法自然”的基本理念 “道”的基本特性是自然和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强作妄为。“自然”
5、是事物的理想状态,而“无为”则是保持这一状态的基本方法。 老子希望人们以“道”为榜样,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处理一切事务,保持世界的和谐、自然。 (三)“福祸相依”的辩证法则 ... “道”的运动方式就是“反”:“反者道之动。”由此,老子揭示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系统地揭示了矛盾的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基本规律。 矛盾的事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的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柔胜刚,弱胜强”。 量的积
6、累是可引起质变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对立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向人类揭示了天地万物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四)“上善若水”的人生策略 《老子》是柔性的哲学、水边的哲学、诗化的哲学,他善以“水”为喻,阐述他的人生策略。 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争取有利的结果?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则,天下莫不知。”其方法是从事物的反面促使事物的变化,欲取先与,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将欲歙之,必
7、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如何避免在有利的情况下向不利的方面转化?老子主张“知雄守雌”,认为为人处世要谦虚谨慎,甘居柔弱,譬之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他以“不敢为天下先”为人生三宝之一,主张“知其雄,守其雌”,虽有雄健之势,却居于雌柔之地。 二、《老子》的政治思想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福祸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
8、南面之术。”所以,从汉代起,就有人将《老子》看作是一部为统治者进言献策的政治权谋之书。《老子》一书是老子对长期历史经验和丰富人生阅历的总结和升华,处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