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等院校开设《现代形体礼仪学》体育课程的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等院校开设《现代形体礼仪学》体育课程的创新探索...高等院校开设《现代形体礼仪学》体育课程的创新探索...摘要: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应根据学生社会就业的需要,从职业发展和个性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传统形体礼仪课程比较分析。以往高校开设的《形体礼仪课程》仅是形体训练课程的单一课程,未能涉及礼仪课程其他方面。高校课程中,《形体礼仪》和《社交或公共礼仪》各自独立完成教学,未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对5所高校的186名学生抽样调查获悉,96%以上现代大学生热切渴望对自身进行形体塑造和礼仪文化共同的学习,而目前学校开设的课
2、程未能满足。为此,本研究针对以上传统课程的不足以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发系统的现代形体礼仪课程,主要包括形体训练、体态礼仪、社交礼仪三方面等培养内容。通过运用形体训练与礼仪教育相结合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身心素质基础,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关键词:高校;形体礼仪学;创新探索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登录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查询有关
3、形体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方面文献,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访谈法。通过对部分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形体塑造、礼仪知识的需求;与高校部分教师了解以往高校体育课程对形体礼仪课程的开设情况。3、问卷调查法。本文设计学生对礼仪、形体学的知识需求问卷,对5所高校2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回收问卷200分,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3%。最终通过相关数理统计,获悉数据。二、结论与分析(一)学生对礼仪课程需求情况在调查中获悉,仅有4所学校开设了《形体礼仪》课程,仅有78.6%以上的学生对《形体礼仪课程》有较浅的了解;在问题(您是否渴望可以进行形体塑造与礼仪方面的学习)调查中,91.6%
4、的学生表明很希望能进行学习;在问题(是否赞同形体礼仪课程能将形体训练和礼仪文化相结合...教授)调查中96%以上的人持赞成态度。可见,大学生对形体塑造和礼仪文化的学习有着很高的需求。(二)形体礼仪学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1、现代学生礼仪教育缺失下的现实性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知识群体,他们接受着前沿的文化,感知现代文明,汲取着深邃的思想。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文明的行为的现象。主要表现有: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礼仪文明意识淡漠;仪容仪貌有失文雅;礼仪践行手足
5、无措;知礼而不会行礼等。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素质和整体形象。同时,也就无法在今后的工作中体现得体的职业素养。2、通过形体训练能提高体能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基础形体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匀称和谐地发展人体,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形态更加健美的一种体育运动。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塑造美的形体,同时教会学生可以终身受益的健身活动。形体训练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课,内容丰富,动作形式多,锻炼部位广泛。学生通过基本动作练习和强度不同的成套动作练习,不仅可以改善身体成分和提高身体素质,也可纠正局部的毛病和先天不足,达到改变和改善不良体型。3、通过体态仪容礼
6、仪训练塑造学生的良好职业形象,适应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体态仪态教育从培养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出发,教育学生学会仪表美、仪态美、言谈美、举止美,是学生内练良好素质的原动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与现代礼仪相结合的教学,进行各类微笑、注目、表情、坐、立、行走等多种身势仪态动作组合训练,不仅培养个体表现力、展示个人魅力,举手投足更显优雅气质和内涵。同时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要尊重他人,文明行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礼仪修养,使学生在就业的现实压力和就业需求中增加自信和实力。4、通过现代礼仪训练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人际沟通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良好得体的
7、人际沟通能力是学生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成功的关键。通过现代形体礼仪课堂,组织一些集体的活动、情境模拟,了解和学习社会职场中的人际社交礼仪,从而增加学生与各类人员接触的频率与密度,使学生的情感社会化。通过优雅的言谈举止,有效地与不同性格的人员打交道,形成关心群体的意识,友爱和善的态度,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诚实守信的品德。通过教学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交际礼仪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作好准备。...(三)新课程开发下的现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