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ID:31855988

大小:138.02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1-22

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_第1页
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_第2页
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_第3页
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_第4页
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习指导《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审议说明褚亚平1996年春季,国家教委颁布了基教司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这份大纲在颁布前曾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地理学科审查委员会的审议。为了便于广大教师和教科书编著者,以及其他有关各方进一步地了解“新纲”思想和革新所在,仅据所悉作如下介绍。一、审议这份大纲的主要依据1.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供试验用)》规定,“地理”的必修授课总时数为105,设在高中一年级;限定选修授课总时数为87,设在高中二、三年级。2.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关于普通

2、高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和高中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讲话精神。3.以国家教委1992年制定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义纲”)为基础考虑提高的尺度,以体现我国普通高中的性质,落实普通高中的任务为目标,并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4.总结现行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实施的正反面经验,参考专家和教师近年发表的有关高中地理改革的见解,以其合理可行的部分为鉴。二、教学思想的提高现行的高中地理,是以人地关系为线索,按系统地理的形式,多从环境、资源、人

3、口的结构、机制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新纲”的教学内容虽然大部分仍以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为主,其中加强了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但不着重于提高理论认识,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如地理思维能力,独立学习地理的能力,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现行的高中地理,重视了“结合有关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全球观念以及有关的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以及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雄心壮志。”(《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国家教委制订,人民教育

4、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54页。——以下简称“前纲”)“新纲”仍然重视形成学生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此外,强调深化学生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上述教学目的的简要对比说明中不难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新纲”的教学思想有了新的高度和更为切实的教育成分。三、教学内容结构有突破性变革“前纲”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的产物。它

5、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是:(一)把自然地理知识作为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一点,与过去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基本一致;(二)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阐明地球的大环境和组成地球表层的气、水、石、生物各圈层的基础知识,以及人口、资源、能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诸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的结构和特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关问题,掌握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三)重视了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新纲”首先注意到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衔接与提高,贯彻以人地关

6、系为主线,加强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使系统地理基础知识的内容和结构趋于完善。其次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更为明确的要求。第一,必修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要为他们奠定终生受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基础。它把地球视作人类唯一的家园,以人类为中心,去研讨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的地域关系、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这一课程中,建立起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心,有序而清晰地去认识其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以及人地之间、地理诸因素之间存在着的矛盾统一关系的教材系统。这种认识上的发展和写作

7、上的拓新,诚然是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建设工程上的新突破。这种突破,不仅反映在思想观点的深化方面,而且反映在课程内容编裁的适当和结构处理的合理方面。第二,限定选修的地理课程,主要为选学文科的学生毕业升学深造拓宽文化基础和专业选择的门路,并为毕业就业打下宽广的文化基础。在已有系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把人文地理中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专题性基础知识(如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以及地理区域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当今我国在区域开发上因地制宜的显例和理据精要地加以阐述,使学生扩大地理视野,了解国情国策,增强爱国思想和为祖国社会主义

8、现代化建设多作奉献的决心。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实现学以致用,必修选修功能互补的安排,开辟了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的新格局,也可说是另一个方面的新突破。第三,从区域地理研究的角度看,以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为依据,论示中国区域差异的大局;从国土整治与开发的角度,通过我国七个富有区域经济特征地域的显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