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垂径定理2.doc

第5课时垂径定理2.doc

ID:3184145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20

第5课时垂径定理2.doc_第1页
第5课时垂径定理2.doc_第2页
第5课时垂径定理2.doc_第3页
第5课时垂径定理2.doc_第4页
第5课时垂径定理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5课时垂径定理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三几何教案第七章:圆第5课时:垂直于弦的直径(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垂径定理的两个推论;2、会利用推论1作一些简单的作图题.3、继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垂径定理的两个推论.教学难点:垂径定理的推论1.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重要性质垂径定理.请两名中等生回答定理内容,并说出这个定理的题设和结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若(1)过圆心;(2)垂直于弦;则(3)平分弦;(4)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优弧;(5)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劣弧.将(2)和(3)对调,得到一个命题,将(1)和(3)对调,得到一个命题;然

2、后将(2)和(4)或(5)对调,又得到一个命题.接着又将直径CD旋转到和弦AB平行时,又出现一个新命题.这时教师点题.“9.3垂直于弦的直径(二)”.刚才得到的四个命题,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垂径定理的两个推论.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垂径定理的两个推论,就是在原来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做一小小的调换而得到的,使学生感觉新知识不新,容易产生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充满着自信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二、新课讲解:为了使学生真正体验垂径定理的重要,在取材处理上,没有象教科书那样直接给出推论1、推论2.而是将垂径定理的题设和结论进行对调,发现新命题,总结新命题,教师概括出推论1.再进

3、一步将垂径定理的直径旋转到和弦AB平行时,又得到一个新命题,也就是推论2.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习提问:请回答垂径定理内容,并叙述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画出图形.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若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则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题 设                                    结 论将②和③对调,可得新命题为:由于一个

4、圆的任意两条直径互相平分,但是它们不一定是互相垂直的.所以得到上面命题的结论,必须加上“弦不是直径”这一条件.教师用文字叙述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将①和③对调,又得新命题为:④直线CD平分ACB,⑤直线CD平分ADB.从而得到:(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弦;(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以上三条是垂径定理的推论1;请同学继续观察,当直径CD旋转与弦AB平行时,可得新的命题为: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教师引导学生回述证明过程.数学表述成为:AB∥CD=.接着

5、做练习:练习1:“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这句话对吗?为什么?练习2:按图7-14填空:在⊙O中,(1)若MN⊥AB,MN为直径,则______,______,______;(2)若AC=BC,MN为直径,AB不是直径,则______,______,______;(3)若MN⊥AB,AC=CB,则______,______,(4)若=,MN为直径,则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练习题学生回答,学生评价.练习题做完后教师接着讲例3.例3 平分已知弧.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已知,求作.已知:.求作:的中点.分析:要将两等分,如何确定的中点呢?学

6、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想出作圆的方法,这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连结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为什么可以说E点是的中点呢?根据什么?作图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平分弧的方法,通过积极思考得到解决办法,这样理解深刻,不容易出错.练习3:P.80中3(由学生完成)略.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垂径定理的两个推论.利用推论1举出平分弧的作图.四、布置作业P.84中14题.补充作业:1.已知:如图7-15,AB为⊙O的直径,CD为弦,EC⊥CD,FD⊥CD,垂足分别为C,D.求证:AE=BF.2.已知:如图7-16,AB为⊙O直径,CD为弦,AE⊥CD,B

7、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1)CF=DE(2)∠OEF=ZOF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