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二数学理期末(选修2—2).doc

新课标高二数学理期末(选修2—2).doc

ID:31836830

大小:67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0

新课标高二数学理期末(选修2—2).doc_第1页
新课标高二数学理期末(选修2—2).doc_第2页
新课标高二数学理期末(选修2—2).doc_第3页
新课标高二数学理期末(选修2—2).doc_第4页
新课标高二数学理期末(选修2—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二数学理期末(选修2—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人教版]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新课标高二数学同步测试—(期末测试题2—2)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74分,第二卷76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1.已知函数是()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2.设,,则是成立的()A.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

2、件;C.充分且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的值等于()A.1B.-1C.iD.-i4.使复数等于它的共轭复数的倒数的充要条件是()A.B.C.D.5.椭圆的短轴上的两个三等分点与两个焦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则椭圆的离心率e为()A.B.C.D.6.如果用C,R和I分别表示复数集,实数集和纯虚数集,其中C为全集,那么有()A.B.C.D.7.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C1B1,D1B1的中点,且AB=BC,AA1=2AB,则CE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A.B.C.D.8

3、.设F1、F2为双曲线-y2=1的两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当△F1PF2面积为1时,的值为()A.0B.1C.2D.9.如果复数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B.C.D.10.已知复数都是实数,且),在复平面内,Z1、Z2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组成的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6分,共24分).11.若.12.若.13.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直线的方程为,请类比空间直角坐标系下平面的方程为.14.椭圆x2+=1(0

4、离顶点A(0,a)距离最远的点恰好是另一个顶点A′(0,-a),则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6分).15.(12分)已知命题:复数对应的点落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命题: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极限为2.若命题“且”是假命题,“或”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6.(12分)(1)设≤1,求一个正常数a,使得x≤;(2)设≤1,,求证:≤17.(12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对所以n∈N*均成立.18.(12分)设函数,其中.(I)解不等式;(II)证

5、明:当时,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19.如图,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点M在AC上移动,点N在BF上移动,若CM=BN=.(Ⅰ)求MN的长;(Ⅱ)当a为何值时,MN的长最小;(Ⅲ)当MN长最小时,求面MNA与面MNB所成的二面角α的大小.20.(14分)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它的短轴长为,相应于焦点F(c,0)()的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A,

6、OF

7、=2

8、FA

9、,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Ⅰ)求椭圆的方程及离心率;(Ⅱ)若,求直线PQ的方程;(

10、Ⅲ)设(),过点P且平行于准线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M,证明:.参考答案一、1.B;2.A3.;答案:B分析:另解:原式故选B.4.B5.A.6.答案:D.分析:由复数概念,如下图,故选D.;7.D;8.A;9.答案:D.分析:由题意,因此本题应选D.10.二、11.;12.;解析:当x≠1时,∵,两边都是关于x的函数,求导得即.13.14.三、15.解:命题有:由①得:由②得:由上得满足P的m的取值范围是:或对命题,有:又得:且又命题“且”是假命题,“或”是真命题,则m的范围是16.解:⑴x≤可

11、化为≥0,令=,,由得,=3a-2≥0,=-3a+4≥0,∴≤≤,①∴∈[-1,1],≥0,即≥②由①、②得,.从而当≤1时,=≥0,即x≤.⑵由⑴知,对≤1,有≤,(i=1,2,…,n)将这n个式子求和,得≤.17.证明:i)当n=1时,左式=,右式=,∴左式=右式,等式成立.ii)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则当n=k+1时,即n=k+1时,等式也成立,由i)ii)可知,等式对n∈N均成立.小结:在利用归纳假设论证n=k+1等式成立时,注意分析n=k与n=k+1的两个等式的差别.n=k

12、+1时,等式左边增加两项,右边增加一项,而且右式的首项由变为.因此在证明中,右式中的应与-合并,才能得到所证式.因而,在论证之前,把n=k+1时等式的左右两边的结构先作一分析是有效的.由例1可以看出,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中,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之处:一是f(n)与n的关系;二是f(k)与f(k+1)的关系.18.解1:(I)分类讨论解无理不等式(略).(II)作差比较(略).解2:(i)当时,有,此时,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减函数.但,因此,当且仅当时,.(ii)当时,解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