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ID:31824993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9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_第1页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_第2页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_第3页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sg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A(B.原文的表述是“只有有了‘味儿’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另外“气韵生动”不是中国所独有。C.从原文“神情、气派、风度这几个词,一般说来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而神韵、风韵一般指神情、气派、风度中已经含有了某种和谐之美”这段话中可见C表述是错误的。D.“二要有能流传后世的作品作为证明”的说法原文没有依据。)2.D(表述本身错误且答非所问)3.B(A.“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具备的”错误。C

2、.“‘韵’是‘有’‘实’,不具备中国特色”错误。D.“‘韵’的含义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已被广泛了解和接受”错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释放)5.D(“此名”指用恩德来感化罪过,深入人心,使其由小人变为君子的名声。)6.B(“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绝对化,欧阳修的意思是小人难以做到。)7.⑴那些犯人到期都最终自动回牢来,没有一个超过期限的。这是君子难得做到的事,小人却轻易做到了。(5分,“及”“后”“是”各1分,句意通顺2分。)⑵所以尧、舜、夏禹、商汤、周文周武治理天下,一定以

3、合乎人情为根本,不标新立异来自称高明,不违背人情去求得好名声。(5分,“本”“立异”“干”各1分,句意通顺2分。)【参考译文】信义在君子间通行,刑罚却是对付小人的。被判处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这种人又是小人中最坏的。宁愿为坚持道义而死,不苟且侥幸活着,把死看得很平常,这种人又是君子中最难得的。在唐太宗贞观六年,查取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多人,释放他们回家,与他们约定按期自动回牢受死。这是拿君子都难得做到的事,去期待小人中最坏的人一定做到。那些犯人到斯果然都自动回牢来,没有一个超过期限的。这真是君子难得做到的事,小

4、人却容易做到。这难道近人常情吗?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等到施用恩德去对付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深入人心,迅速改变人的品行,才有像这样的事(出现)。”我说:“``sg唐太宗之所以做这事,正是为了求得恩德深入人心的好名声。怎知放他们回去,不是估计到他们一定会回牢来希望皇帝免他们的死罪,所以才放他们的呢?又怎知他们被释放回家,不是估计到他们自动回牢来一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所以再回来的呢?如果是估计到他们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回家,那就是皇帝骗取民心。如果是估计到皇帝一定会免他们的死罪才自动回来,那

5、就是犯人骗取皇帝的信任。我从这件事中,只看到皇帝和犯人互相欺骗来成全各人的好名声,哪里有什么皇帝施给犯人恩德与犯人懂得信义的事情呢?如果不是这样,太宗在天下施行恩德,到这次释放犯人的时候已经六年了,不能使小人不去犯极大的罪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犯人不怕死;懂信用,讲义气,这又是讲不通的道理。”“那么,怎样做才可行呢?”我说:“放了又回来的,照样杀头不予免罪,再放他们回去,他们又回来,这才可以知道是皇帝的恩德使得他们这样做的。但是,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放他们回去,又让他们回来,再免他们的死罪,只可偶尔做做,如果

6、经常这样做,那么杀人的都可以不死,这可以成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成为常法的,能称得上是圣人的法典吗?所以尧、舜、夏禹、商汤、周文周武治理天下,一定以合乎人情为根本,不标新立异来自称高明,不违背人情去求得好名声。”(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词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富有特征性的意象(景物)表现“早”。(3分)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分)9.(6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有直接表现(直抒胸臆):“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2分)有间接表

7、现(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10.⑴仰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⑵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⑴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C、D得0分。(A项是小说的基本概括,B项概括准确而深刻,E项诺伊鲍尔的感谢是因哈姆森让他“已尝到了各种诀窍”,选项中说“诺伊鲍尔满怀感激”不当。C、D理解错误)⑵①引领下文故事情节发展;②刻画了哈马森性格的一个侧面;③暗示了诺伊鲍尔特殊的身份,为故事结尾埋下

8、伏笔。(每点2分)⑶①散漫懒惰:敷衍塞责,耍滑头,只是混日子;②言行不一:表面上诚惶诚恐,热情认真,实际上欺瞒上司,误导同事,败坏工作风气。(每点3分)⑷观点一: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不合适。(2分)①小说描绘的是主人公哈姆森的工作态度,改用“偷懒的诀窍”为题就不能告诉读者故事的指向范围(这是一个有关工作作风的故事);②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故事指向明确、单一,削弱了小说含蓄性、丰富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