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801932
大小:70.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中学语文搞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些都是强调写作对读书的依赖关系,或者说阅读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华东师大教授倪文锦在他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阅读教学重感悟而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而强调记诵积累,重语文修养而强调博览群书;写作教学重文字洗炼而讲究炼字、炼句,重语言熏陶而主张'读书在破万卷,'重整体思路而强调谋篇立意等,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理论观点,对于搞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有突出的
2、指导作用。首先,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置于教材学习的情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克服讲起课來以我为中心的缺点,要以学生的读为本,把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投放到学生的本色阅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有时间自己读书、思考、做笔记、写答案。教师只作阅读前的指引,阅读后的点评归纳。教师不可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屮有质疑、有争论,这是正常的好现象,证明学生的阅读很专心很投入。在导读中,教师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各种阅读方法,培养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的能力,达到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鉴赏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耍耍让学生能深入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作品,丰富自己的
3、生活体验,增加对生活感受的积累。这是一种体验性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阅读、感悟,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和沉睡的潜能。其次,要重视对话交流。即让学生多与文本对话,多与作者对话,多与生活对话,还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既然要有对话,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恰当的话题情境,精心设计一些思考题(训练题),作为支撑整节课的平台,作为师生对话的线索。这些思考题不宜太多,但应体现教学的目标,涵盖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都要熟悉文本,熟悉课标和考纲有关的要求,还要熟悉学生的认知水平,清楚知道这篇课文有哪些知识点和考点,准备让学生积累什么知识,提高哪方面的能力,估计学生
4、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等等。每节课都应突出一、二个重点,避免对话的随意性。有了学生的对话交流就可经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不可以因为学生的看法违背了教参或教师的观点而随便给以轻视或否定,因为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索发现比什么都重要。再次,要在课堂上创设读写训练点。语文教学的根本日标是''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也就是说,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是语文课的主要实践活动,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屮进行应用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综
5、合的语文素养。但是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从各个时期各类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文章,它本身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和知识点,读写训练点都要通过教师钻研教材才能确定,同一篇课文,教学目标不同,就会有许多种训练方法,因此,学习一篇课文不能面面俱到,贪大求全,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教学内容应该有所取舍,设置的读写训练点应抓住重点,形成系列化。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语言,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因此,教师对课文不必讲深讲透讲精,只可当作一个课例,或者是一则阅读材料,尽量地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领会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课堂上一定要引导学
6、生动手动笔,读书就要动笔,做题就要动笔,思考就要动笔,学生只有把自己的看法写成文字答案,才能训练速度,训练语言表达的规范完整性。学生不能随便说儿句,不能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正确方法。1.读中探写。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吸收写作营养。这种探写不是局限于语言技巧上的运用,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的探写。它包括:(1)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2)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3)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选择这些事例对表现文章有什么好处;(4)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进行描写等。2.读中插写。为了学生更进
7、一步领悟文章,依据文中的某些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插入一些片断练习。可以是扩写、续写、改写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如学了《滥竽充数》,让学生写写南郭先生逃走后的故事等,尤其是童话故事的续写往往最能吸引学生。1.为读作文。这里的“读”是指读者,为“读”作文不妨称为“需要作文”。学生在作文时犹如与读者在正面交流一样,正是我们成人作文“一腔心思诉于君”的境界。这样的作文克服了为作文而作文的“遵命作文”,学生的作文往往真情流露,表达清楚。2.读后仿写。模仿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仿写也是近年來行之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仿写可以借鉴一篇文章也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