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89273
大小:55.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刘静(江西省永新县人民医院江西永新343400)【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248-01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肠病变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R1L咸占循环血容量20%,临床表现为呕血或(和)黑便,伴血容量下降,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可危及牛命,是常见临床急症。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护理工作,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
2、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2009年以来收治2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与分析,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自2009年1月1日至20□年12月31日,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3例,其中53150例,女73例,年龄19〜85岁,肝硬化16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2例,消化性溃疡23例,消化系肿瘤13例,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治疗护理,治愈148例,好转22例,自行出院13例,手术31例,病情恶化及死亡9例。2临床观察2.1严密观察牛命体征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是十分重要的牛命体征,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
3、及肾血流情况,是观察出血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指标。所以,应准确记录24h出入量。2.2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状、量及颜色消化道出血>50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大量出血,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颜色新鲜或有血块,出血量少,停留吋间长,则颜色比较暗或黑色。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2.3±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血液中蛋白的分解产物在肠内吸收,易引起氮质血症。3护理措施3.1安静卧床,保温、防止着凉或过热,一般不用热水袋保温,过热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呕血吋应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呛入气管
4、而造成窒息。3.2给予精神安慰,解除病人恐惧心理。3.3及吋补充血容量、止血治疗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输血、输液对患者来说有特殊的治疗意义。输液、输血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巡视,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肿。3.4加强基础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环境护理、生活护理等。以上不作一一叙述。3.5特殊护理患者入院紧急的治疗措施是三腔二囊管的压迫止血,除了上三腔二囊管以外,随时检查压迫效果、压迫吋间等,有吋患者对三腔二囊管压迫不适应而烦躁不安,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感,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导致窒息发生。置管24h后宜放出气囊气体,以免压迫过久可能导致黏膜坏死。导尿,由于大量液体输入,及患者不
5、习惯卧位排尿而致尿液潴留,及吋发现和导出尿液能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为减少氨进入血液,及时灌肠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措施。3.6并发症期的护理3.6.1肝昏迷的护理肝昏迷先兆:主要是早发现并及吋报告病情。中度和深度昏迷,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要严防意外的发生。患者并发肝昏迷,反复性较大,所以必须延长观察时间。3.6.2防止褥疮的护理长期卧床,必然会有受压部位发生褥疮的可能,因此,除了强调更换体位以外,按摩和酒精擦浴是积极主动的措施。3.7对症护理发纟甘者应给予吸氧,休克者注意保暖,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药,肝病者禁用巴比妥类、吩噬嗪类及吗啡。3.8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识,使之对治疗过程有一
6、定的了解,取得家属配合,并协助医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吋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帮助掌握有关病症的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岀血的危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应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用处方,慎重服用某些药物。4小结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全面、精细的护理,大大减少了再出血可能,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任感,改善了护患关系。同时更加认识到细心的病情观察和饮食指导尤为重要,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参考文献⑴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
7、卫生岀版社,2006:247.⑵王世鑫上消化道岀血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J]•中国临床医生,1999,27(9):23・⑶姚玉华.上消化道出血83例临床分析卩].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11):837.⑷李校天•肝便化并发上消化道岀血[J]•中国全科医学,2003,6⑹:45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