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

ID:31786154

大小:58.2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_第1页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_第2页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_第3页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_第4页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耐力素质【摘要】本文对高职高专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情况,指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索有实际意义的锻炼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关键词】高职高专耐力素质锻炼方法笔者从本市高职高专学校的实际出发,利用现有条件,狠抓学生耐力素质锻炼与提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能力,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以及万名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一下简称《国标》)测试成绩及健康卡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问题的提出笔者研究了我市高职高专学生2000-201

2、2年3学年19所高职高专约1万多名学生的《国标》测试成绩及健康卡片上的数据表明,学生体质差的情况是十分严峻,其中耐力素质在较为突出。其原因;一是高中重视文化课,普遍存在对体育认识模糊,几乎不上体育课。在上大学前看重考试成绩,轻视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二是家庭方面:过渡娇惯溺爱、忽视孩子健康。选择体育项目流露出怕苦怕累,避重就轻,不喜欢力量类、耐力类和激烈对抗类的项目。这些原因导致学生从小没有到得系统的锻炼。因此造成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的困难。3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耐力素质的因响因素分

3、析;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工作克服疲劳的能力,影响其主要因素有;3.1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心血管机能与运动机能相适应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从生理角度分析,耐力跑成绩取决于人体在活动中摄取外界空气中氧的水平和无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100米跑无氧代谢占90%左右,有氧代谢占10%左右。400米跑无氧代谢占60%左右,有氧代谢40%左右;5000米跑无氧代谢占5%左右,无氧代谢可以提高血液中碱贮备量,从而可以中和无氧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提高中枢神经在弱酸环境中的工作能力。3.2肌体

4、内各种能量的储备以及获得能量和能量转换与利用的能力。3.3学生心理稳定性和意志品质由于耐力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在训练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如畏难情绪,恐慌心理,怕苦怕累,害怕受伤等。在教学中通过心理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消除畏惧心理,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教育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端正训练态度,增强训练的自觉性,主观性和能动性。3.4动作的协调性,可节省能量的消耗,减少内部阻力,增加推力。4提高耐久力的锻炼方法4.1越野跑提

5、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而心肺功能的锻炼手段主要在于坚持以耐力跑为主,耐力跑具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极点”:,又称“第二次呼吸”,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跑程中因生理上常出现'‘极点”,跑了一段距离以后,即产生一系列不适的生理性反应,胸部不适、嗓子不舒服、肚子痛难以忍受,“极点”是影响学生们坚持跑完全程的主要原因。忽略了耐久跑的过程应如何合理均匀地分配速度和体力。一圈接一圈怎样平稳地度过“极点”。正确的技术很重要:上体正直或稍向前倾肘关节自然弯曲前后摆动;步伐均匀轻松自然节奏感好;呼吸节奏与跑的节奏相配合,三步一呼三步

6、一吸或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其次,用鼻子吸气和半张嘴巴同时呼吸。要求每两周进行一次耐力训练。分班、分组进行越野跑练习,在10〜16分钟之内完成2000〜3000m的里程。多采用往返跑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每周晨练进行一至二次跑程为1000〜2000m的中等速度晨跑练习每次用5〜8分钟左右。应以“长距离慢跑”开始,尤其是对初学者更适合,越野跑则充分利用“大自然的优越的条件进行长跑的锻炼”,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展的训练方法(它对场地设备无严格要求)。训练方法是: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如;女生以1200

7、-1500m的距离为宜,而时间则以8-11分为适宜,男生以1200-2000m为宜。而时间则要达到7-12分钟为适宜。2•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过去强调越野跑集体列队跑,以强者带弱者,是不科学的,应考虑到不同个体的运动强度(负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第一.首先测出每个学生安静时的脉搏数,选择在8小时睡眠以后,在床上仰卧的情况下测脉搏。第二.越野跑以后测脉搏。第三.运动量(跑速和距离)的确定。例如安静时脉搏为每分钟60次/人,在第一锻炼阶段内每分钟达130〜140次为较合适。制订锻炼计划的依据:1.在速

8、度上以能持续跑4〜5分钟以上的速度为准。2.时间上以能能持续跑5〜6分钟以上为准。1.初学者脉搏数每分钟以达到130〜150次为准。2.在增加速度和距离时(既增加运动量),应以运动后的脉搏做为基准;5•在开始锻炼2〜3周后,脉搏在每分钟130次左右时,可以认为已到提高速度或加长距离的阶段。对受过训练的学生从健康管理和安全上考虑脉搏数应限在170〜180次为好,超过此数,则反映运动量过大。需定期测定耐久力的提高程度。4.2任意变速跑法与越野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