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ID:31782947

大小:59.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王兰陈远航陈玉香(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成都611130)【中图分类号J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088-03【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108例肿瘤患者釆用两种化疗路径,PICC组(A组)54例和一般周围静脉留置针组(B组)54例,分别观察两组留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牛情况。结果PICC组无一例出现静脉炎及导管堵塞,留置时间长,对照组9例出现静脉炎,6例发生导管堵塞,留置时间短,P<0.05,差异有统

2、计学意义。结论PICC组穿刺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是肿瘤患者长期化疗首选静脉输入方法。【关键词】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化疗众所周知,肿瘤患者有相当一部分需接受化疗,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刺激性很大,长期使用会引起严重的静脉炎,甚至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此外,由于患者化疗疗程不等,少则数月,多则达半年之久,长期反复穿刺后,外周血管广泛破坏,造成穿刺困难,使部分病人化疗难以完成。传统的深静脉置管术(如锁骨下,股静脉,颈内等)虽然解决了浅静脉给药带来的局部反应,但并发症多,操作复杂,危险性大。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3、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唯一授权护士操作的穿刺技术,无需麻醉,可直视血管穿刺,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无威胁患者牛命的并发症出现,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治疗新途径。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对108例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一般周围静脉留置针两种化疗路径,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8例均为我科住院需化疗肿瘤患者,根据不同的输液途径分为PICC组(A组)和一般周围静脉留置针组(B组),其中A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

4、龄(52±4.8)岁;B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4±3.5)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静脉化疗,穿刺前静脉保护良好并排除有外周血管疾病。两组均无置管禁忌症。2方法2.1静脉通道的建立2.1.1用物准备选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包1套,导管型号为4FR型。无菌手套2副,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数支,备碘伏、酒精、棉签,20ml注射器。2.1.2选择静脉,确定穿刺点首选贵要静脉,因其管径粗,解剖结构直、短且静脉瓣少,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由于右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路径较左

5、臂相对较短,因此首选右臂。预穿刺点选择在肘下两横指处。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冋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2.1.3测量穿刺长度按照PICC插管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管进入深度为穿刺点至对侧胸锁关节的胸骨外侧缘⑴,一般长度45—55cm。2.1.4置管按照PICC插管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打开PICC包,戴无菌手套,据测量的尺寸修正导管的长度,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冲导管并湿化导丝。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消毒穿刺点,范Bl10×1

6、0cm,扎止血带,换无菌手套,铺无菌巾,以15°〜30°角进针穿刺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1〜2mm,保持针的位置并向前推进插管鞘,使其进入血管,隔无菌巾松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撤出穿刺针芯,将导管插入插管鞘,缓慢推进至所测量长度,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离开入点撕开。缓慢将支持导丝撤岀,抽吸至冋血,接着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妥善固定导管。对照组则用一般的方法进行静脉输注,选择前臂外周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消毒穿刺部位后成功穿刺,用3M6cm×7cm透明贴固定。2.1.5置管后记录穿刺者姓名及PICC放置日期

7、、PICC类型、导管型号、导管尖端位置、插入长度及外露长度、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固定情况。2.2护理方法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每周更换敷贴3次,同时注意观察,如有渗液、渗血、潮湿、污染或穿刺处发红应给予更换,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吋处理,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预防导管脫出: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呈“S”形或弧形固定;其次,正确更换敷贴:顺向心端脫出,观察导管刻度并记录,判断导管有无滑脱。加强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导管堵塞:⑴采用125u/ml的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封

8、管[2]。⑵尽量避免自导管采血和静脉注射油剂类药物。⑶合理安排输液顺序。⑷加强巡视,如发现导管堵塞,立即疏通。疏通方法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