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

ID:31781490

大小:62.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_第1页
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_第2页
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_第3页
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_第4页
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声乐教学中气息应用基本要求及训练方法〔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气息;要求;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13)01—0081—01歌唱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歌唱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我国著名声乐艺术教育家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气息的调整与控制在歌唱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只有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调整、运用气息,他们才有可能唱出圆润动听且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声。一、气息运用的基本要求1•音量方面。(1)控制强音时气息的运用。唱强音时,气息既要雄浑有力,使声音能产生

2、充分的共鸣,又要使气息在歌唱的腔体内具有回旋的余地,以达到丰富、适度的声音效果。(2)控制弱音时气息的运用。唱弱音时,需要高位置、集中、靠前、浑厚和丰满的声音效果。这就要求歌唱者要具有较强的气息控制能力。歌唱者要把腔体打开,声音越高,气息越深,应在较弱的气息控制下,引起歌唱腔体共鸣,从而产生优美动听的弱音。2.音域方面。(1)唱高音时气息的运用。在发声过程中,胸腹应随着吸气而蓄气,气息逐渐下沉,并稍有憋气的感觉,尤其是后腰的肌肉应当明显下坠。此时的气息是平稳的,气息的流量要相对小一些。(2)唱低音时气息的运用。发声时,气息的位置相对唱高音时要低一些,气息

3、的流量要相对大一些,整个腰部的肌肉适度放松。(3)唱中音时气息的运用。各声部的中音区是最好唱的。从发声效果来看,它没有低音的压抑,没有高音的紧张;从发声方法来看,唱中音时,发声器官的肌肉不紧张,弹性力度比较强,气息较容易控制。二、提高学生气息运用能力的训练方法1.吸气。(1)用鼻子闻花的感觉来吸气。在练声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闻花的感觉来深吸气。因为闻花的动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动作,学生更容易掌握。练习时,肩膀和上半身自然放松,用鼻吸气,感觉就像闻到花的"香味”。随着缓慢、柔和的吸气动作,"花香”同气息深深地吸入小腹处。此时小腹微微鼓起,横膈

4、膜下降两肋,后背向外扩张,喉咙打开,呼吸自然顺畅。这就避免了吸气时吸得过浅的问题。(2)用数数的办法练习快速吸气、换气。要提高学生气息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吸气,教师也可让其嘴里不停地像喊操那样数数。数数时声音不能太大,要有节奏地数,不去想怎样吸气和换气,在数与数之间要停顿,只留意于腰部的“缓劲”和小腹的起伏动作,这样气息就会自然地被吸入。2.控制。(1)采用“慢吸5秒——停吸5秒厦呼5秒”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能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气息被控制的感觉。“慢吸5秒”时,意守小腹,缓慢地鼓腹吸气。"停吸5秒”时,收腹提臀,腰部膨胀,不吸气却想着吸气的感觉。“慢

5、呼5秒”时,腰部保持吸气的膨胀感,鼻腔打开缓慢均匀地呼气。(2)采用“打哈欠”的练习方法。即小腹微收,上腹部和腰部向外膨胀,且头顶和耳内要有欲张开的感觉。这可帮助学生体会''上腹部、腰部、两肋舒展地向外松开,气息自然流入”的感觉。(3)练习“惊讶”与"惊呆”的感觉。其主要是利用人在惊讶时身体所作出的相应反应,以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得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可锻炼呼吸器官的灵活性,使气息不进也不出,这时能明显地感觉到腰腹是向外扩张的。同时,做嘴巴张合的动作,要保持腰腹扩张的状态。这可以提高学生控制气息的能力。3•

6、流动。进行叹气练习。众所周知,叹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地吸入气息。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学生心里主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意味着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吸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学生在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叹气的感觉,每个乐句的表达都应如此,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总之,声乐的学习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密切相关。气息的流量、流速影响到歌唱的各个方面。圆润动听且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声来自有准备、有节制的气息运用。要想完美地演的调整与控制。唱一首歌II不仅需要好的嗓音,而且更重

7、要的是学会气息编辑:孟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