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80331
大小:55.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培养科学观察品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科学观察品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摘要】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能力。提髙学生观察能力,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品质上,观察品质是观察主体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科学观察品质的养成又可促进观察习惯的巩固。【关键词】培养观察品质提高观察能力【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98-01观察能力是观察者在科学观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能力。观察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感性知识广度、深度
2、和对观察对象认识的准确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和观察品质上,观察习惯是观察主体基于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求知欲望的驱使和观察乐趣的体验,进而形成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观察品质是观察主体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并在观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观察效果的个体智力特征,科学观察品质的养成又可促进观察习惯的巩固。本文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提髙观察能力谈谈粗浅认识。一、明确观察的目的性,抓住观察的重点观察的目的性包括明确观察对象、条件、要求以及观察的程度和步骤等,它对观察起着定向作用。有目的地观察才可能使观察深
3、入,细致和有效,知道观察什么并不完全等于观察的目的性就十分明确,一般地来说,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乐于观察的,但是他们的“观察”常常有盲目性,实际上是“观看”,在遇到仪器多、现象复杂的情况,就搞不清楚对象了。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观察的目的:为什么观察,要观察什么,如何观察等。二、多层次、多侧面地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在明确的观察目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有序地进行观察,多侧面地获取物理现象的信息,从而形成对观察对象的整体印象,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可观察,既能指出整个实验说明的问题,又能对实验现象的全过程有清晰的印象,有些物理现象
4、具有系统、综合的特点,但学生在观察时,常漏掉一些现象或对现象的每个细节都有印象,但不能连贯形成整体图景。例如在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人教版实验修订本《物理》第二册P167实验):把线圈A插入线圈B中,要使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就必须使穿过闭合线圈B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引起磁通量的变化可以是:①用开关接通或断开线圈A的电路;②在接通线圈A的电路后,用变阻器改变线圈A中的电流大小;③可以把线圈A相对线圈B插入或拔出。而且线圈B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线圈A中产生的磁场方向、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的增减以及线圈B的绕向均有关系。又如在演示横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实验中,有
5、些同学只注意了质点的上、下振动,有些同学只注意波在向前传播。这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质点的振动和波的传播是同时、同步、和谐地进行,从而全面地认识振动与波的关系。为此,在教学中应改进演示实验的方法,加强观察中的指导,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适当重复演示,也有助于观察全面性的培养。三、把握现象的本质,使观察过程更深刻,准确观察的目的在于形成概念,认识规律。由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必须通过思维,才能把事物的一般特征与个别特征、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区分开来,才能够揭示出各种现象或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合乎逻辑的必然联系,从而
6、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思维活动参与的观察过程,才能使观察过程更深刻、准确。但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主要被教师“一言堂”所代替,学习活动中理解、记忆现成结论的成分较多,而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进行独立观察、发现和思考的活动很少,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学过的现象能理解,没有见过的现象就束手无策,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观察中遇到的新问题的情况的发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能事无具细地全都告诉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实际出现了什么现象?现象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现象变化的原因何在?能
7、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对于新现象,那就要在观察过程中自觉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揭露事物间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以把握现象的本质,认识新事物。如果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就很容易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现象,那就算不上“观察”了。四、抓住物理现象中稍纵即逝的现象,提高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主要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能够抓住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中稍纵即逝的现象;能够通过对比,洞察现象细微差别和本质;能够区别出复杂现象变化中的个别现象等。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在充氮的云室里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并拍摄了两万多张云室照
8、片,从40多万条粒子径迹的照片中发现有8条产生了分叉。分析径迹的情况可以确定,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