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探究

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探究

ID:31775483

大小:56.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探究_第1页
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探究_第2页
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探究_第3页
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探究密术发(青岛理工大学教务部教务科山东临沂273400)摘要:分析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探究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为更好的服务模式保驾护航。关键词:多校区;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模式;通借通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心脏”的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合理的管理和优化各校区之间的图书资源及图书管理资源配置,使各校区的图书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使图书馆取得更好的服务效益值得管理者深入的探讨和研究。1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现状1.1集中管理模式所谓集中

2、管理模式,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单座馆舍的一馆制形式,二是多座馆舍的一馆制形式。一馆制适用于地理位置相近,学科内容相似的多校区。优点是:机构管理架构简单,反应机制直接迅速,管理效率高,资源共享易实现,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规模效应。缺点是:管理模式实施难度大,存在多座馆舍时各校区分馆间的资源配置、管理结构等软硬件条件需要较长的时间磨合。1.2独立管理模式松散独立管理模式中各校区的图书馆处于松散独立状态,保持原有独立的业务机构、经费收支、管理体制。适用于校区间地理位置较远,学科优势和侧重点各不相同的多校区。优点是:各馆之间互不干扰,能

3、保持原有办馆思路,充分发挥各馆的优势和长处。缺点是:各馆间交流不畅,只能通过业务交流活动、馆际互借活动等形式保持合作和联系。各自为政,体现不出优化配置的整体效应。藏书及文献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情况严重。1.3“羊群式”管理模式是指由大馆、强馆牵头作为总馆。其他分馆以总馆为引领,发展自身的优势的管理模式。通常,在师生人数、开设专业最多的校区设置总馆。优点是:以总馆为榜样和基础,其他分馆建设初期目标明确发展迅速,能最人程度减少资源重复浪费的可能。缺点是:分馆发展后劲不足,总馆的发展,常常以忽略甚至牺牲分馆的发展为代价。2多校区图书

4、馆管理模式探究2.1确定管理目标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一个馆”,即各馆之间管理的高度统一,资源的高度优化,交流的高度畅通。各馆发展的方向必须是朝着这一方向共同努力。虽然在多校区各馆的发展过程中,各馆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的管理模式和短期目标暂吋不一致,但最终的目标始终是“一个馆”。2.2多校区图书馆资源的优化配置图书馆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馆藏资源。因此,图书馆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这三种资源的优化配置。2.2.1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不同校区各分馆各部门的人才资

5、源进行重新分配与组合。虽然容易产生问题,但这个过程是不可规避的。在管理人才的配备上,要借助强馆的管理优势,在保证强馆、大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抽调部分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参与到小馆、弱馆的管理和建设中去。其中,要着重选取和培养学科馆员,即熟悉本校区所设专业学科背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馆员。使之成为各图书馆发展自身优势,提供发展所需的深层次人才。2.2.2设备资源优化配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管理逐步向着电子化,信息化和自助式服务的方向发展。好的图书馆服务,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图书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多校区的各图书馆,需要统

6、一的管理系统,要将电子化的馆藏统一管理。为馆藏资源的优化配置扫清硬件障碍。2.2.3馆藏资源优化配置在科技进步和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趋势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逐步走向数字化、信息化。图书馆这一情报系统也要与吋俱进,数字图书馆必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校区间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而馆藏数字化后,再利用网络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设备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将馆藏资源在版权允许的情况下将其电子化,数字化,使之在同一管理的前提下能够被借阅者快速的查阅。3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目前,国内的通借通还服务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

7、读者可以在各馆之间借阅,但不提供异点借书、异点还书服务。即“在哪里借,去哪里还。”第二类,可在任意处归还图书但是只能借阅本馆文献资料,即“哪里有,去哪借,在哪归还都可以。”第三类,读者可在任一馆借阅、归还文献资料。即“哪里都能借,哪里都能还。”以上三类是通借通还服务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三类是通借通还服务最终的发展目标。3.1通借通还服务应具备的条件3.1.1统一的“一卡通”管理“一卡通”是实现通借通还服务实现的必要条件,读者凭借一张卡,就可以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一卡通”管理不仅方便了读者,同吋也使图书馆业务管理工作、业

8、务统计工作及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数字化校园、自动化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之一。3.1.2统一的计算机管理平台数字化、电子化图书的传播优势毋庸置疑,是图书馆馆藏的发展方向。为了保证电子图书、数字化图书能够让读者流畅的借阅和传播、甚至留存,图书馆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建立统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