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

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

ID:31773264

大小:58.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_第1页
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_第2页
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_第3页
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_第4页
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相关性探究[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病理类型及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结果在463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为18%,其中,腺瘤性息肉495例,占60.1%;炎症性息肉193例,占23.4%;增生性息肉125例,占15.2%;幼年性息肉11例,占1.3%。不同病理分型的息肉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混合性腺瘤平均直径明显大于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本组共有25例息肉发生癌

2、变,癌变率为3.03%o癌变患者息肉病理组织学均为腺瘤型,直径$1.1cm者21例,占84%。结论中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较常见;息肉直径21.1cm或混合性腺瘤容易癌变;建议要重视36岁以后人群的肠镜检查。[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病理[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2(b)-0115-03大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0%〜30%。以前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大肠息肉的检出率并不高,自内镜问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有研究认为,大肠癌中由息肉恶

3、变发展而来的约占70%。因此,通过对大肠息肉患者年龄、临床表现、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病理类型的研究,找到其中的相关规律,对早期发现大肠息肉恶变,改善大肠癌的预后,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6年入院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发现患有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内镜和病理观察的相关性分析,旨在发现本区域人群中大肠息肉发生、发展的规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4630例患者肠镜检查资料。检查前晚或当日均按要求服用清肠药至便出无渣黄水符合检查标准。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记录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临床症

4、状、结肠镜下特点及病理分型。1.2治疗及测量方法采用CF-Q260AI型电子肠镜及高频电发生器行息肉电切除术。镜下以活检钳完全张开为0.5cm估计息肉大小。息肉分布为①直肠:肛门缘以上15cm肠段;②乙状结肠:直肠以上至降结肠之间;③降结肠:自乙状结肠与降结肠的移行部至结肠脾曲;④横结肠:脾曲至肝曲之间;⑤升结肠:肝曲至盲肠之间;⑥回盲部。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大肠息肉检出情况463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检出共大肠息肉824例,占总数的18%

5、,其中男494例,占60%,女330例,占40%;年龄3〜90岁,中位年龄58.9岁2.2大肠息肉患者临床表现本组824例大肠息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腹痛腹胀(36.8%)、便血(22.6%)、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17.3%)、腹泻(9.2%)、便祕(8.4%)、贫血消瘦(5.9%)、其他(4.9%),以上部分症状可同时存在。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1.3大肠息肉患者的息肉病理分型824例大肠息肉患者的息肉病理分型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状腺瘤、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炎症性息肉,共6种。其中,管状腺瘤136例,占16.5%;绒毛状腺瘤81例,占9.8%;混合

6、性腺瘤278例,占33.7%;幼年性息肉11例,占1.3%;增生性息肉125例,占15.1%;炎症性息肉193例,占23.4%o2.4不同年龄患者息肉病理分型情况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W35岁)、中年组(36〜60岁)及老年组(〉60岁),息肉病理类型以腺瘤性和炎症性为主,占83.5%o各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lo2.5不同病理分型息肉的分布部位情况不同病理分型息肉分布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病理类型与息肉的分布部位无相关性。见表2。2.6不同病理分型的息肉大小情况不同病理分型中混合性腺瘤278例,其中

7、,息肉直径W0.5cm占43.5%,直径为0.6〜1.0cm占30.9%,直径21.1cm占25.5%;幼年性息肉11例中直径W0.5cm占54.5%,直径为0.6〜1.0cm占45.5%,没有发现直径31.1cm的息肉。不同病理分型的息肉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3。2.7大肠息肉癌变情况本组共有25例息肉发生癌变,癌变率为3.03%o15例为多发息肉,其中2例是家族性息肉病。不同病理分型的息肉癌变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o炎症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没有癌变发生,25例癌变息肉均为腺瘤性,其中混合性腺瘤12例,绒毛

8、状腺瘤7例,管状腺瘤6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