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59566
大小:57.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小儿手足口病63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手足口病63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本组共63例,按临床标准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9例,重型24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治疗后,退热起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重型组最高体温>39°C.精神欠佳、呕吐、意识障碍、嗜睡、惊厥及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组,退热起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轻型组,P0.05o结论:小儿手足口病轻型无需特殊治疗,重型应给予糖皮质激素及中药抗病毒,以缩短治疗疗程,降低并发症损害。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喜炎平地塞米松Doi:10.3969/j.issn.1671-
2、8801.2013.08.589【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506-01手足口病(HFMD)是以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症状以手、足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1]。治疗即时、有效预后良好,如延误诊治则可伴发中枢神经损害、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且病情发展迅速,甚至危及患儿生命。为提高对小儿手足口病认识,提高诊断率、治疗疗效,特对我院患儿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为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手足口病
3、诊疗指南(2010年版本)》诊断标准[2]。男童37例,女童2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7岁,平均(2.36±0.42)岁。按临床标准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9例,重型24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轻型为仅有手、足、口腔黏膜、臀部疱疹,伴有或不伴有发热;重型为伴有嗜睡、无力、脑膜刺激征、喷射性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排出伴有呼吸困难、抽搐、休克真表现患儿。1.3方法。轻型患儿给予常规抗病毒、对症支持疗法,给予阿昔洛韦膏疱疹处外涂,利巴韦林10mg/kg/d、维生素C注射液0.25〜0.5g/
4、d,以5%葡萄糖注射液吸收后静脉滴注。发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退烧贴或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加强疱疹部位及破溃部位护理,预防感染。重症患儿在轻型患儿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249;厂家:江西青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mg)静脉滴注,5〜10mg/mg/d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lmg入墨菲斯壶,连用2〜3d。1.4观察指标。详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退热起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1.5统计学方法。以SPSS18.0电脑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
5、数资料采取率的比较X2检验,P39°C.精神欠佳、呕吐、意识障碍、嗜睡、惊厥及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详见表1。2.2两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对比。通过对两组患者积极治疗发现,重症组退热起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轻型组,P0.05o3讨论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化自限性传染病,特点以蔓延速度快、传染性强为特点。发病以婴幼儿为主,特别是W3岁为高危人群。小儿如出现合并症,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儿死亡或永久性肌麻痹,病情危急损害严重,故早期诊断、及时准确治疗,可降低患儿致残及死亡率。手足口病诊断,多以临
6、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对于基层医院,实验室检查条件不足,多以临床症状诊断,患儿出现手、足、臀部疱疹,口腔溃疡,伴或不伴发热即可诊断。据相关报道称,肠道病毒71型可导致神经系统、心肌等损害,认为肠道病毒71型可特异性与脑桥内皮、脑干及脊髓索等部位特殊受体结合,致使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发生,甚至导致大量神经元核固缩、死亡,使并发症出现[3]。也是临24例出现不其中最高体惊厥及头痛床常见手足口病并发症原因,本组63例患儿,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可见临床并不少见。温>39°C.精神欠佳、呕吐、意识障碍、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组,差异显著,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